【喜報】中建環能榮獲湖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日期:2025-01-14     來源:中建環能    瀏覽:7    
本文導讀: 中建環能與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發的高效節水與廢水資源化利用技術,榮獲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實現多項原創性重大技術發明。

2025年1月6日,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武漢洪山禮堂舉行,會上宣讀了《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高效節水與廢水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該項目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工程、國家水專項子課題等科研項目的支持下,針對國家水利水電工程綠色發展的重大需求,圍繞施工高效節水與廢水資源化利用的核心技術難題,依托南水北調中線、鄂北水資源配置等10多項國家重大工程和國家科研項目,在基于工程安全的低成本廢水回用技術標準體系、施工全過程的廢水資源化利用技術和綠色高效節水技術三個方面取得了原創性重大技術發明,解決了施工用排水粗放、廢水處理成本高、資源化利用難度大等瓶頸和技術難題,實現了融合“政-產-學-研-用”全鏈條的技術突破,有力推動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應用。
中建環能作為該項目重點攻關單位之一,充分發揮水環境保護上市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工藝設備模塊化生產應用方面的技術積累,主要完成了“基于工程安全的低成本生產廢水回用技術標準”和“施工全過程的綠色高效節水技術”等成果,研發了裝配式模塊化的高效磁混凝技術,解決了分散式施工廢水處理成本高、設施重復建設費用大、施工用地緊張等難題。該技術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雅礱江兩河口等20余項大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技術介紹

▲Ⅰ型磁基增效高濁廢水凈化設備

▲ Ⅱ型磁基增效高濁廢水凈化設備
技術原理
將原水收集到預處理系統去除大顆粒物后,經提升進入磁基增效高濁廢水凈化系統,系統投加PAC、PAM、磁介質(含回收磁介質)進行混凝反應,生成大顆粒的“磁性絮團”,后續采用磁盤吸附或重力沉降的方式完成固液分離,清水回用或外排;分離出來的微磁絮團經磁回收系統,實現磁性物質和非磁性污泥的分離,磁性物質回收至前端循環利用,污泥經脫水后干泥外運處置。
技術優勢
高效的混絮凝反應
高密度的均勻微絮團,形成帶磁核的最優絮凝反應。
卓越的出水水質,運行穩定
懸浮物去除率高,可達90%以上,出水SS<10mg/L,遠高于施工廢水排放要求;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啟動快速,運行穩定。
磁盤吸附效率高,斜管沉淀效率高
I型設備磁盤磁力大,是絮團重力的600多倍吸附快速,全程處理時間4~6分鐘;Ⅱ型設備磁性絮團重力沉降時沉淀速度快,可達40m/h,停留時間<20分鐘。
藥劑消耗少,運行費用低
磁介質回收率高,可達98%及以上,運行費用低。
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
污水處理時間短,占地面積小,Ⅱ型設備僅為傳統沉淀池占地面積的1/20,I型設備占地面積更小。
應用案例

引江補漢工程1# 平洞
施工廢水處理項目
本項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所處理的廢水主要來自引江補漢工程1#平洞隧道施工產生的廢水、TBM施工廢水及裂隙水等。由于廢水中懸浮物濃度較高(≤5000mg/L),若直接排放,一方面對周邊水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存在對水資源的浪費。由于主洞進出口及各施工支洞洞口所處區域水體功能區劃為Ⅱ類水體,是禁排區域,所以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廢水處理后回用,實現零排放。
解決方案: 預沉池+Ⅱ型磁基增效高濁廢水凈化設備+ 壓濾機-fields-0.html" target="_blank"> 帶式壓濾機
處理規模: 6000m3/d
設計進、出水: 設計進水SS≤5000mg/L,設計出水SS≤100mg/L
處理效果: 實際出水SS≤10mg/L
中建環能將依托研發和自產優勢,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助力新質生產力和工程綠色發展,為水污染防治戰略實施提供技術和裝備保障。
撰稿丨張 玥
校對丨黃世全
編輯丨龔宣亦、陳 偉
審核丨黨群工作部
本文系中建環能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收藏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404/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