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山東省舉行沿黃九市一體打造黃河下游綠色生態走廊暨生態保護重點項目開工活動,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宣布開工、省長李干杰講話致辭、省政協主席付志方出席現場。隨后,山東沿黃25個縣(市、區)93個有關項目同步開工,項目總投資達42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2億元,涵蓋濕地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灘區湖區生態修復保護等多種類型。
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沿黃九省的環保市場迎來新的增長點,其中,山東省更是被習近平總書記點名強調,要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山東已與沿黃8省區會商確定了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科教文衛、基礎設施等7個領域的102個跨省合作事項。2月19日上午山東省“展望‘十四五’”主題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據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關兆泉介紹:“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被寫入山東“十四五”規劃綱要14項戰略任務。
沿黃其他八省治河行動一覽
| |
青海 | 將“認真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列入2021年青海生態領域重點工作。把編制生態“十四五”規劃與《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相銜接,統籌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協同推動構建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完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建立“上下游同治、左右岸共治”閉合圈,著力構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
四川 | 印發《關于開展黃河岸線利用項目專項整治的通知》,自通知發布之日起到2021年6月,組織阿壩州和甘孜州開展黃河岸線利用項目專項整治。整治范圍為黃河干流(四川段)及其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重要支流、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千米以上的重要湖泊,涉及阿壩州、甘孜州。清理整治對象為河道管理范圍內已建、在建岸線利用項目,包括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取水、排水等工程設施,以及涉及岸線利用的生態環境整治工程等。 |
內蒙古 | 2月9日,自治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主持會議,審議了《<內蒙古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領導小組2021年工作要點和工作規則、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 |
甘肅 | 2020年12月,甘肅省委、省政府印發《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圍繞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緊扣生態修復、文化復興和產業轉型三大任務,提出深入實施水源涵養、水土流失治理、防洪能力建設、污染治理、綠色生態產業培育、黃河文化傳承等重大工程,著力構建黃河上游生態保護空間布局和黃河流域甘肅段發展動力格局?!兑巹潯诽岢?,到2030年全省黃河流域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干支流現代化減災防災體系基本建成,生態環境質量和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改善,生態保護大見成效,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顯著提升,流域人水關系進一步改善;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生態產業體系建設實現新突破,十大生態產業蓬勃發展,打造若干千億級產業和百億級園區,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
寧夏 |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對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以“一河三山”(黃河,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為坐標,構建黃河生態經濟帶和北部綠色發展區、中部防沙治沙區、南部水源涵養區的“一帶三區”生態生產生活總體布局,抓好保障黃河安瀾、保護修復生態、治理環境污染等10項重點任務,確保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創造經驗、打造樣板。 |
陜西 | 陜西省高院聯合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加強協作推動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見》,推動建立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司法審判”的綜合治理模式,全面深化全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兑庖姟飞婕包S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各個方面,既包括河道,也包括土壤污染、大氣污染、水土保持、退耕還林、生物多樣性等內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范圍更廣泛。 |
山西 | 2月18日,山西省委常委會上審議通過《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抓好生態修復、退耕還林還草、采煤沉陷區治理、五水綜改等重大舉措,實施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行動,推動產業、人口、要素集約節約配置,在高水平保護的前提下實現高質量發展。 |
河南 | 2021年河南省兩會在部署年度重點工作時指出,今年河南將突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按照黃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灘”、受水區“織網”的思路,分區分段、因地制宜推進流域生態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率先實現鄭汴洛段全線貫通。對影響黃河生態的企業和項目進行嚴格控制、適當調整,嚴禁在沿黃生態廊道周邊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實施干支流后續防洪工程,加快推動貫孟堤擴建工程立項,謀劃推進溫孟灘防護堤加固、黃河下游灘區綜合提升治理等工程?!笆奈濉逼陂g,河南將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完善“一帶三屏三廊多點”生態保護格局,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區,確保黃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 此外,1月22日,河南省投資集團旗下城發環境發布預案,7.59元/股價格吸收合并啟迪環境,并更名為“黃河環境”,力求打造河南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 |
黃河流域保護利好政策頻出
自2020年以來,中央密集出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相關利好政策,從財政、司法、項目工程、總體規劃等方面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給予全面支持。
日前發布的全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對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9項重點舉措:
①、加大上游重點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筑牢三江源“中華水塔”,提升甘南、若爾蓋等區域水源涵養能力。
②、創新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旱作梯田和淤地壩建設。
③、推動下游二級懸河治理和灘區綜合治理,加強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和修復。
④、開展汾渭平原、河套灌區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清理整頓黃河岸線內工業企業,加強沿黃河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
⑤、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降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
⑥、合理控制煤炭開發強度,推進能源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加強礦山生態修復。
⑦、優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格局,統籌沿黃河縣城和鄉村建設。
⑧、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⑨、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2月23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長江保護法實施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一級巡視員王鳳春介紹,黃河保護立法已經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的立法計劃,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按照總書記指示要求和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抓緊起草工作。
2020年12月,在環境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曾表示:下一步,環境部將加快編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繼續開展黃河保護立法研究。在推進黃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方面:加強汾河等支流水污染治理,排查和規范管理入河排污口。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以汾渭平原為重點,加快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和“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加強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對黃河制定分區分類保護政策。黃河上游重點是水源涵養,中游重點是水土保持和水污染治理,下游重點是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
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尊重規律,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饵S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列入國家戰略決策也被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評選為2020年度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十件大事之一。
2020年6月1日,最高法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意見》,第一次在規范性文件層面明確提出構建流域司法機制的要求。
2020年6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19個重大工程中,有8個涉及黃河流域。
2020年4月20日,生態環境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試點期間,中央財政將專門安排資金支持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激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