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團隊小伙伴跟我吐槽 ,因為她家小區老化自來水管道改造,但樓上鄰居不同意大動工程改造不了,正天天鬧心呢,都動了要換房的念頭。
看她給我發過來的小區公告都嚇人,但因為樓上幾戶鄰居都剛裝修過,都不愿意動,導致整個單元自來水管道都換不了,其他幾個單元也吵來吵去,最后警察來了也沒換成。
正好春節前我家裝了凈水器,我覺得正適合她家這種情況,推薦她安裝了,解決了她家的麻煩。
她用了幾天來和我說,沒想到一個小機器能解決這么大的問題,她婆婆在小區逢人自發推廣,全家生活品質也大幅提高了。
她說最開心的是,老母親每天可以多睡10分鐘了,因為可以直接接到凈化后的開水,早上給娃煮麥片煮餛燉啥的,超快又安心。
剛安裝上她就“玩兒”到停不下來
不論她家還是我家,真的是只要安裝這臺機器的家庭都是全家都滿意,都認為是非常值得的一筆投資。
但是大部分朋友包括我沒安裝凈水器前,其實對家庭用水有很多誤區的,那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家庭用水的安全性,包括我是怎么決策選購凈水器的。

家庭的用水大體分為2塊:生活用水和飲用水。
一個大原則
1.電熱水器加熱過的水,不能直接喝,也不能拿來再燒了喝。
我發現這是蠻多一部分家庭存在的錯誤認知。熱水器用鎂棒加熱,直接對自來水加熱,而且是在一個長久密閉并且難以清潔的儲水罐,可想而知內膽會有多臟。
如果不裝凈水器,也要在自來水龍頭接涼自來水,再用普通燒水壺燒開后飲用。
2.不能直接喝用軟化機軟化過的水,燒開也不能直接喝。
如果家里已經裝了全屋軟水,不能直接喝,燒開也不行,因為軟化工藝的原因,軟化水會存在鈉超標的風險。
軟化水的作用是為了去水垢、護膚,但仍然是生活用水。
那如果家里已經安裝了軟水,需要在末端飲用水龍頭下再加裝凈水機,這樣才能作為飲用水。
1.【前置過濾器】,通過不銹鋼濾網(40-100目)濾除水中的泥沙、鐵銹、懸浮物等大顆粒雜質,保護管路系統安全,預保護涉水設備。
安裝建議:如果家里除了喝水,對于洗澡、洗衣服的水也希望有所改善,可以裝一個前置;另外就是如果是小區水箱二次供水、經常停水,本身自來水泥沙比較大、有黃水的,也建議裝。
2.【中央凈水器】,主要安裝在主進水管道,能過濾自來水中泥沙、鐵銹等大顆粒物質;采用椰殼顆粒活性炭等核心濾材,吸附自來水中余氯及異色、異味等有害物質。
安裝建議:占地面積比較大,建議非別墅的家庭就別安裝了。只經過中央凈化也達不到直飲標準,還是需要在廚下裝終端凈水設備;
另外水中的余氯是有一定殺菌作用的,如果在家庭進水管道就被完全去除了,在家庭內部水路是不是有污染風險,是我有一點疑惑的。
一般家庭中,經過總水管的水在邏輯上會被分為兩路:
【飲用水】——廚房臺盆凈水龍頭;
【生活用水】——廚房臺盆水龍頭(洗碗、洗菜等)、衛生間臺盆水龍頭、花灑等;
其中【飲用水】的凈化技術主要有以下四類:
3.【龍頭凈水器】,比較便宜,一般幾十塊錢,基本是初級的pp棉和活性炭,能夠去除部分余氯和一些較大肉眼可見的顆粒物;基本跟前置的作用差不多,達不到直飲標準。
安裝建議:沒有前置可以裝。
4.【濾水壺】,濾芯主要是活性炭濾芯和交換樹脂,可以過濾余氯,吸附異色異味,還能過濾一些大粒徑的顆粒污染物;但經過濾水壺沉淀過濾后的水,還是需要煮沸后才能飲用。
安裝建議:如果沒有安裝廚下凈水器條件的可以選擇購買。
5.【超濾/微濾凈水器】,早期比較流行的家用凈水技術(近些年都逐漸被淘汰了),過濾粒徑在0.01-1微米,唯一的好處是不用插電。能過濾掉部分大尺寸的有機物分子及部分病毒病菌等,無法過濾更小尺寸的重金屬離子。
超濾微濾機器一般也會宣傳可以直飲,但我認為還是需要再煮沸飲用會更加安全一些;畢竟如果原水有重金屬,在“保留礦物質”的同時,說不定也會把不好的東西給留下了。
安裝建議:不建議安裝。
6.【ro反滲透凈水】,過濾粒徑在0.0001微米(0.1納米),感覺就是“簡單粗暴”啊,可以去除水以外的雜質,凈化出純凈水,包括細菌、病毒、重金屬、抗生素這些水污染都會被過濾掉,是目前家用凈水更成熟和安全的技術,也是最“方便”的技術。
安裝建議:強烈建議。
選購建議
講了這么多,最后用一張圖總結一下:

(點擊放大,查看高清圖)
對于家庭飲用水凈化:
有安裝條件家庭:前置過濾器(可裝可不裝)+ro反滲透凈水器(重中之重);
實在沒有裝廚下凈水條件:前置過濾器+濾水壺+燒水壺或者前置過濾器+臺面凈飲機。
對于家庭生活用水改善:建議裝中央軟水機或者壁掛軟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