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mbbr已成為主流工藝之一
標準中表述,“刪除了塔式生物濾池和土地處理等工藝,補充了膜生物反應器(mbr)、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和人工濕地等應用廣泛且運行可靠的工藝?!?/span>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mbbr在國內市政污水處理領域應用規模超過2000萬噸/天,考慮工業、微污染水領域應用合計規模超過2500萬噸/天。中國是全世界mbbr工藝應用規模、數量最多的國家,思普潤也是國內外完成mbbr項目數最多的企業,業績規模近1500萬噸/天。結合多個統計資料可知[1],國內市政領域mbr和mbbr應用規模相當,分別約占總處理規模的10.4%。mbbr在大規模推廣應用過程中,隨著設計施工運營經驗的不斷積累,相關從業人員對工藝標準化、規范化的設計訴求呼聲也越來越高,最終使得mbbr工藝得以列入新標準中。
[1]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2104/945027.html
02 表面負荷和有效比表面積構建了mbbr生化技術體系
各生化工藝均有自己的特點特征,并依據關鍵特征進行設計。活性污泥法以污泥負荷作為設計指標(kg污染物/kgmlss/d),是基于單位質量活性污泥處理能力相對穩定。而mbbr工藝,不論是泥膜復合mbbr應用形式,還是純膜mbbr應用形式,其懸浮載體上生長的微生物膜,其單位質量生物量處理能力差異較大,和活性污泥有較大差異性,不能照搬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負荷設計方法。生物膜處理性能的限制性因素為傳質,包括基質傳遞和溶解氧傳遞,而傳質與生物膜表面積密切相關,故mbbr以懸浮填料的表面負荷(g污染物/m2/d)進行設計[2]。
以表面負荷設計,可直接得出生化系統所需的生物膜面積,然后根據懸浮載體的有效比表面積(單位體積懸浮載體填料能實現良好傳質傳氧,且能生長有效微生物的受保護的表面積,通常為懸浮載體內部結構的內外壁及外部類齒輪狀突起的凹陷處)進行選型,進而得出特定型號懸浮載體的體積。
這種設計及選型方法原因:
表面硝化負荷范圍較大,主要影響包括:有機負荷影響、出水氨氮濃度影響(出水標準)、污泥濃度影響、系統分級影響、懸浮載體承擔進水硝化負荷影響、設計do影響、抑制性因素影響。具體取值宜現場試驗,不具備條件時,可咨詢委托專業廠商進行設計計算。
插播誤區排雷:依賴于懸浮載體表面增加粗糙度,進而增大有效比表面積的說法,看圖就知道,所謂的粗糙都會被生物膜填平的哦。
第二,壁厚和有效比表面積的矛盾。為簡化描述,將懸浮載體流道抽象為圓形,以流道直徑2.5mm為例,壁厚每增大0.5mm,則流道直徑將縮小0.5mm,流道周長縮小20%,即有效比表面積縮小20%;流道孔徑越小,毛細作用越顯著,實際有效比表面積將縮小更多。同時,流道變小,對于傳質影響更大,不利于微生物代謝。應確保懸浮載體理化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縮減懸浮載體壁厚。
[2]吳迪.水處理用懸浮載體填料行業標準解讀與投加量設計[j].中國給水排水,2017,33(16):13-17.
[3]cj/t 461-2014, 水處理用高密度聚乙烯懸浮載體填料[s].2014
03 mbbr表面反硝化負荷并未被遺忘
新標準中給出了表面有機負荷和表面硝化負荷的建議取值范圍,但并未給出表面反硝化負荷的建議取值范圍,原因包括:
因此,表面反硝化負荷數值范圍并未列入新標準。但不可否認的是,部分項目由于池容受限,當好氧區所需懸浮載體超過最大填充率,或考慮水力布置因素好氧區難以投加更多懸浮載體時,為不進行生化池的擴建,也可在缺氧區投加懸浮載體,強化反硝化效果,此類情形已有相關工程案例支撐,但要關注:
1)缺氧流化的水力流態設計,較好氧區實現流化難度更大;
2)缺氧攪拌器必須使用專用設備,防止與懸浮載體互相磨損;
3)缺氧攪拌器布置應科學合理,降低功率密度,建議輔助水力模擬進行流態優化;
4)若缺氧池容缺口較大,可考慮使用純膜mbbr工藝,純膜mbbr無需與活性污泥競爭,懸浮載體反硝化負荷反而比泥膜復合系統更高,同樣實現縮減池容的目的。
04 mbbr水力學特性不能忽視
“懸浮填料的填充率不應得超過反應池容積的2/3;懸浮填料投加區域應設攔截篩網;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池內水平流速不應大于35m/h,長寬比宜為2:1~4:1;當不滿足此條件時,應增設導流隔墻和弧形導流隔墻,強化懸浮填料的循環流動?!?/span>
mbbr能夠成功實施有兩個關鍵,一則為生化方面,生物膜滿足處理負荷要求,達到處理效果;二則為水力方面,確保系統流化良好,生物膜傳質良好。而水力系統最終會影響傳質,進而影響生化性能,可以說水力流態是mbbr的重中之重。
附 件
有效比表面積是指單位體積懸浮載體填料可供微生物生長,且保證良好傳質和保護微生物不被沖刷的表面積。按有效比表面積不同可將懸浮填料分為a類填料、b類填料、和c類填料,其中a類填料有效比表面積為350m2/m3~500m2/m3,b類填料有效比表面積為620m2/m3~800m2/m3,c類填料有效比表面積為1200m2/m3,填料的相關參數如表2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