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城鎮污水規劃:落寞的下半場

   日期:2021-06-15     來源:北極星水處理網    瀏覽:506    

看完了《“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對照了一下十三五和十二五,心里小涼涼,如同大基建,城鎮污水應該也開始進入落寞的下半場,曾經燈火輝煌,央企競相入場,如今城污迷茫,試問路在何方。


一、前言


6月11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對十四五的城鎮污水發展進行了總體謀劃,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個規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經常做政策解讀,一般的政策要逐字逐句的讀,但這類專項五年規劃就要另當別論了,我個人認為核心有三:1、重點關注定量指標,這個是硬性任務和剛性導向;2、一定要進行橫向比較,比如和十三五、十二五對比,這個是未言之義與隱性導向;3、要關注反面表述,正面表述不一定靠譜,反面表述大概率靠譜。


秉承這三個原則,我們就十四五規劃做一個詳細解讀。


二、規劃對比


我把十四五所有的定量指標提煉出來,與十三五、十二五做了對比,并且劃分了保留指標、新增指標、刪減指標三大類,結果如下:



我們分類討論:


1、保留指標


保留指標即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都有的指標,這些指標有兩個特點:(1)比較重要,既然保留了,而且是剛性約束,說明一如既往的重要。(2)便于對比,兩個一比較,政策導向一下明了。


縣城污水處理率,十三五設的指標是85%,但是十二五末已經到了85%,所以沒有新增目標,但是十三五可能沒做縣城污水么?不可能吧,所以十四五定95%,實際新增應該不到10%,空間不大。


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十三五新增22%,十四五新增保守估計15%,有所下降。


再生水利用率,十三五新增7.9%,十四五一般城市新增5%,黃河流域中下游10%,兩個平均一下,就算打平吧。


上面三個指標的十四五增量都是估算的,對比性不明顯,下面四個指標是十二五到十四五都有的明確規定的指標,這個就有對比性了,我們一個個來看:


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網,十二五與十三五都是新增15多萬公里,十四五直接砍掉一半,新增8萬公里。


新增污水處理規模,十二五與十三五是新增4569與5022萬立方米/日,十四五直接砍掉一半,新增2000萬立方米/日。


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規模,十三五是新增6萬噸/日,十四五只有2萬噸/日,砍掉2/3。


新增再生水處理規模,十二五與十三五是2675與1505萬立方米/日,十四五是1500萬立方米/日,基本打平。


總體結論:保留指標中,十四五期間新增產能除了再生水利用與十三五基本持平外,其他什么污水處理、污泥處置、污水管網全部下降,有的基本腰斬,涼涼。


2、新增指標


新增指標越多,說明中央越關注這部分,則其可能成為投資機會,but,新增定量指標只有兩個,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70%以上或提高5%,看起來也不高,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達到一級a 排放標準,這幾年做的項目,不管是不是水環境敏感地區,基本就沒見過低于一級a的,機會也不大。


總體結論:新增指標中,似乎沒有什么有誠意的系統性機會,基本老調重彈,再一次涼涼。


3、刪減指標


刪減指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指標完成度夠高,現在已經不需要了,這種意味著沒有投資機會,一種是指標不重要了,這種也意味著沒有投資機會,所以簡而言之,刪減指標基本都是利空。我們一個個來看。


城市污水處理率,十三五的目標要求就是95%,十四五刪掉了,屬于第一大類,指標完成度夠高,這么看,十四五應該沒多少城市污水廠的機會了。


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十三五的目標要求就是70%,指標完成度還有提升空間,但刪除了,基本意味著指標不重要了,想想也好理解,新型城鎮化思路下搞城市群,建制鎮的人都被虹吸了,確實沒必要設目標了。


縣鎮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刪掉了,同上,人都沒了,污水廠都不搞了,還搞啥污泥啊。


非缺水城市與縣城再生水利用率,十三五還要求新增11.6%,十四五直接刪掉了,不缺水的地方,就沒必要搞這個了,挺務實的,但也意味著沒投資機會了。


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過去叫的震天響,十二五要求新增2611萬立方米/日,十三五要求新增4220萬立方米/日,十四五直接去掉,并且原文明確:“其他地區因地制宜科學確定排放標準,不宜盲目提標”,沒得搞。


總體結論:刪減指標全是核心指標,其中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再生水利用、提標改造全部實事求是進行了刪減,意味著投資機會的減少,再再一次涼涼。


三、反面表述


看完了最重要的指標對比,我們再來看看十四五規劃中的反面表述:


因地制宜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采取措施減少雨季溢流污染......穩慎推進干旱、半干旱地區老舊城區雨污分流改造,不搞“一刀切”。


沒有硬搞雨污分流,也不搞一刀切。


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達到一級a 排放標準。其他地區因地制宜科學確定排放標準,不宜盲目提標。


提標改造也給了剎車。


如果大家搜索一下十三五規劃,完全沒有一條反面表述,全是正面的完善、提升、重視、加強.....大家應該能感覺到這細微的表述吧。


四、結論


所以綜合來看,十二五、十三五真是城鎮污水的黃金年代啊,這兩個五年規劃都有一張完整的目標表,看看十四五規劃,這些定量目標越來越少,連湊一張目標表的機會都沒有。于我個人而言,對十四五城鎮污水規劃,我看到的是一個存量機會驟減(比如城市污水處理及提標改造、管網新改擴、污泥處理)、增量機會較少(看下來只有再生水能與十三五持平)、競爭趨于內卷(十三五多少央國企收購了水務企業啊,正準備十四五大干一場,這總量一下來,想不內卷都難)的十四五,如果一個企業十四五期間僅靠城鎮污水發展,難于上青天啊。


五、展望


最后,聊聊未來的展望吧,如果你是一個標準的城鎮污水企業,十四五還有哪些機會,個人觀點如下:


1、水務固廢雙輪驅動。我研究過全球所有的環保企業,發現水務+固廢雙輪驅動是全球大部分能存活下來環保企業的最終戰略,無它,這兩個行業屬性相似,并且占據了整個環保產業總產值的80%,得水務、固廢得環保天下,所以,搞雙輪驅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需要考慮有沒有雙驅的能力,如果沒有,還不如好好干好水務這門生意)。


2、城市農村協同發展。城市污水看起來增量變小了,但得益于鄉村振興這一國家戰略,農村還有一波機會,我個人感覺十四五區間農污還是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是僅限于好農村,對好農村的定義,我個人的理解是省會及周邊農村,這些地方經濟基礎好,投入回報高,才是發展農污的好地兒。


3、toc、tob協同發展。水務不是只能和政府做生意,這種生意叫tog,能不能搞點tob的(比如給工業企業提供冷卻用水,給綠化運營企業提供養護用水),toc的(比如賣凈水器,搞與水有關的文旅項目),這也是一個可以探索的方向,不過嘛,還是看自身能力,不是每個企業都有這個先天與后天稟賦的。


好吧,十四五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上半場轉下半場已不可避免,未來如何,誰能突圍,就參與并見證吧。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7
收藏
42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