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危廢處理行業管理政策的逐漸完善,我國危險廢棄物處理行業已經逐步從初始期步入快速發展期。近年來,受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多項支持性政策共同影響,我國危險廢物處置行業迅速發展,危險廢物處置量增速明顯高于產生量。
據數據顯示,2013年-2019年,我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處置量年復合增長率為9.00%。2019年,我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處置量為2027.80萬噸。
截至2019年底,全國各省(區、市)頒發的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許可證共4195份。全國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許可證持證單位核準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達到12896萬噸/年;2019年度實際收集和利用處置量為3558萬噸。2019年我國危險廢棄物核準經營規模實際利用率為27.6%。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危險廢物處置效率,減少危廢產量,我國前后出臺了相關政策及措施。
2019年9月,國家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治理工作,全面排查化工園區、重點行業危險廢物產生單位、所有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2020年4月,《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發布,要求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
2020年9月1日起已施行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其中第80條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取得許可證”。
2021年5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到2022年年底,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9%以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基本滿足本行政區域內的處置需求。
同時,為加強對危險廢物的管理處置、完善危廢處理相關信息制度、打擊危廢相關違法犯罪,2021年年我國已經有23個省市相繼出臺危廢處理相關推動政策。
為響應政府號召,各城市及地區積極建設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及項目,大力提升危廢處置效能,促進危廢市場的加速發展。
2021年4月9日,山東濱州云水基力環境保護固體廢物綜合處置中心正式運行,該項目年處理危廢規模為7萬噸,可為42大類,459小類危險廢物。
2021年6月11日,天瑞集團南召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年處置危險廢物50000噸,主要處置類別包含廢酸、廢堿、有機溶劑廢物、乳化液、醫藥廢物、廢礦物油等35類危險廢物。
近日,四川省綿陽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建成,綿陽市新增危廢處置能力2.5萬噸/年。待取得相關許可后,項目將正式投入使用;珠海市生態環境局萬山分局大力協助桂山島某涉危險廢物企業,成功轉移處置132.96噸危險廢物;北京燕山石化“藍翠鳥”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已啟動,該項目可實現一天處理160噸危險廢物,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2021年,“十四五”大幕已拉開,e20研究院預計,危廢市場化將進一步升級,迎來高速發展期。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將進入深耕細作階段,綜合利用發展空間將增大,危險廢棄物處理行業有望達到約兩千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