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十月的尾聲,即10月31日這一天,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天井片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工程在大理市東城區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精心代管下,順利通過了竣工驗收。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項目建設的圓滿結束,更預示著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環境保護和污水處理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天井下沉式污水處理廠,這座位于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賓川路民族廣場的現代化設施,占地面積約48.9畝,其設計規模宏大,日處理能力達到了4.0萬立方米。該項目的總投資高達約84977.82萬元,旨在滿足天井片區日益增長的污水處理需求,并有效處理南干渠經開區段的污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項目采用了先進的“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組合工藝,確保出水水質能夠達到地表“準Ⅲ類”標準,為大理的碧水藍天貢獻力量。
除了污水處理廠的主體建設外,項目還同步新建了長達4.6公里的賓川路污水截流轉輸管道,管道直徑從DN400到DN1000不等。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污水處理廠的輸送能力,還對賓川路進行了全面的提升改造,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
回顧項目的建設歷程,從2022年3月11日破土動工,到2023年9月15日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再到2023年11月10日完成進水調試,每一步都凝聚著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經過初步驗收的嚴格把關,項目終于在2024年5月29日獲得了初步的認可,并順利進入了試運營階段。
天井片區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和運營,不僅有效緩解了該片區的污水處理壓力,還大幅削減了西洱河的入河污染負荷,為洱海的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經過污水廠深度處理和消毒后的出水,可以實現污水的再生回用,這對于推動城市建立水的良性社會循環、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再生利用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無疑是大理市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