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態環境局2024年度行政執法統計年報

   日期:2025-02-06     來源:環?,F在    瀏覽:110    

導讀

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在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年共作出處罰決定87件,罰款總計1712.24萬元。其中,大氣污染類案件64件,罰款金額366.40萬元;水污染類案件9件,罰款金額72.20萬元;輻射類案件1件,罰款金額2.00萬元。此外,還受理了大量生態環境信訪和投訴舉報事項,按期辦結率達到了100%。

 

本文將從執法主體、崗位設置、執法人員情況、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情況、執法檢查計劃執行情況、行政處罰及行政強制案件辦理情況以及投訴舉報案件的受理和處理等方面,詳細回顧北京市生態環境局2024年的主要工作,并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一、執法主體名稱和數量情況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是負責本市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執法主體。作為市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其職責包括制定并實施環境保護政策、法規,監督和管理各類環境問題,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等。

 

二、執法崗位設置及執法人員在崗情況

為了確保執法工作的高效性和專業性,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設置了兩個關鍵執法崗位:

 

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業務承辦崗:主要負責日常執法任務的具體執行。

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審查決定崗:負責對執法過程中的重大決策進行審核和批準。

目前,所有執法人員均在崗工作,共計115人,其中取得執法資格證并從事行政執法的人員有114人,占總人數的99.1%。這一高比例表明,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具備了較強的執法能力和專業素質。

 

三、執法力量投入情況

執法人員的數量和資質直接關系到執法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共有115名執法人員在崗,其中114人持有執法資格證書,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執法人員都具備了合法的執法權限。這種高水平的專業化配置,為全市的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四、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情況

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共處理了35項政務服務事項,涵蓋了多個領域,具體如下: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核發(權限內):共辦結33件。

轉移固體廢物出本市貯存、處置的批準:共辦結827件。

放射性同位素轉讓審批:共辦結426件。

輻射安全許可證核發(權限內):共辦結417件。

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豁免備案證明:共辦結45件。

對異地(跨?。┦褂梅派湫酝凰剡M行備案:共辦結20件。

對一類放射性物品運輸的核與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批準書、輻射監測報告進行備案(一類放射性物品啟運前備案):共辦結101件。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共辦結282件。

符合規定排放、耗能標準的機動車車型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認定:共辦結10330件。

對環境監測機構進行環境監測業務能力認定:共辦結54件。

企業上市合法合規信息查詢:共辦結131件。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審批:共辦結1件。

這些服務事項的高效辦理,不僅體現了政府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也為社會各界提供了便捷的服務渠道。

 

五、執法檢查計劃執行情況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始終堅持“科學、精準、依法”的執法理念,進一步明確了執法職責,完善了執法機制,優化了執法方式,規范了執法行為。為此,該局制定了《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重點工作》,并在全市范圍內布置了九個方面的37項具體任務,明確時間節點、任務安排和成果表現。

 

通過市、區綜合執法例會工作機制定期調度指導各區執法工作,并創新開展了“伴隨式稽查”,以評估各區的工作成效。同時,全面開展履職評估,推進全市順利完成執法機構規范化建設。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措施:

 

分級分類執法:基于分級分類的原則,開展日常“雙隨機”執法,實施非現場執法規程,大幅提升非現場執法質效。

大氣執法:以大氣執法為重點,開展書記點評會執法,創新市級交叉“點穴式”執法,精抓細摳,壓實屬地生態環境責任。

餐飲油煙治理:聚焦餐飲油煙擾民難點問題,組織“千家包案”治理工程,“一點一策”進行治理提升。

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污染源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持續打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破獲了我市首起涉嫌偽造大貨車檢測數據刑事案件和首起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涉嫌弄虛作假刑事案件,形成有效執法震懾。

正面清單制度:實施第二版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增加納入企業數量,強化“對守法者無事不擾”的工作導向。

審慎包容制度:落實審慎包容制度,對輕微違法行為規范進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

按照《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重點工作》的要求,完成了分級分類執法、固定源專項執法、移動源執法、生態空間執法以及重點區域、重點時期執法等全部執法任務。

 

六、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案件的辦理情況

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共作出了87件行政處罰決定,罰款總計1712.24萬元。具體案件類型和罰款金額如下:

 

大氣污染類案件:共64件,罰款金額366.40萬元。

水污染類案件:共9件,罰款金額72.20萬元。

輻射類案件:共1件,罰款金額2.00萬元。

建設項目類案件:共7件,罰款金額0.00萬元。

排污許可類案件:共4件,罰款金額78.30萬元。

碳排放類案件:共2件,罰款金額1193.34萬元。

此外,還有18件不予處罰的案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未實施任何行政強制措施。

 

七、投訴、舉報案件的受理和分類辦理情況

2024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共受理了4243件生態環境信訪和投訴舉報事項,具體分類如下:

 

大氣污染:共2563件,占總量的55.1%。

噪聲污染:共1101件,占總量的23.6%。

水污染:共160件,占總量的3.4%。

固廢污染:共227件,占總量的4.9%。

輻射污染:共25件,占總量的0.5%。

其他事項:共580件,占總量的12.5%。

所有受理事項均已按照職責分工轉交有關部門辦理,并實現了100%的按期辦結率。這不僅體現了政府部門對公眾訴求的高度重視,也展示了高效的執行力和服務水平。

 

展望未來

面對日益復雜的環境問題,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秉持“科學、精準、依法”的執法理念,進一步加強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效能。以下是未來發展的幾個方向:

 

加強科技創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提升環境監測和執法的精準度和效率。例如,推廣使用無人機巡查、智能傳感器等技術,實現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控。

深化體制改革:繼續優化執法機制,推動執法流程標準化、規范化,確保每一件案件都能得到公正、透明的處理。同時,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應對環境挑戰。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鼓勵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特別是針對企業和個人,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持續推進綠色轉型:支持和引導企業采用更加環保的技術和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綠色發展。特別是在工業廢水處理、固體廢棄物管理等領域,要加強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總之,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將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為美麗北京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通過持續的努力,相信北京市的生態環境將會越來越好,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也將不斷提升。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收藏
7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