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解讀:暴雨后如何做好生活飲用水的衛生安全

   日期:2021-07-29     來源:鄭州市衛生計生監督局、人民日報    瀏覽:686    

強降雨會發生什么?


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


強降雨后怎么辦?


時刻關注天氣變化,聽氣象部門暴雨預警信號,聽政府指揮,遠離河道、溝底、危房。



強降雨還會帶來什么?


介水傳染??!


介水傳染病指通過飲用或接觸受病原體污染的水而傳播的疾病,主要有三類:


①細菌型,霍亂、痢疾等。


②病毒型,如甲肝、脊灰等。


③原蟲型,如血吸蟲等。



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洼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嚴重,人、畜糞便、污水、垃圾、淤泥隨波逐流,淹沒或滲入飲用水管網,病原體趁機污染水源,地面水和淺井水極易受病原體污染,人接觸或飲用了這種含有細菌、病毒、原蟲的生水后,會導致腹瀉、菌痢、甲肝、血吸蟲病等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傳播和流行。


怎么預防介水傳染病的發生?


鄭州市衛生計生監督局工作人員溫馨提示:


(1)供水單位要加強對飲用水的水源巡查和防護,保護好飲用水的水源,在雨水增多或強降雨后,應及時檢查水房,防止雨水內澇將井口浸沒污染水源,同時勤查看生活飲用水末梢水管網有無跑冒滴漏,加強水箱、泵站、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設施進水口的管理維護,及時清除周邊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動物糞便、動物死尸等污染源。更不要將生活污水倒入飲用水源周邊。


(2)供水單位加強飲用水的消毒。雨季在水質管理人員的指導下做好必要的飲用水消毒工作,比如按比例投放漂白粉或消毒片。被洪水淹沒過的水源或供水設施重新啟用前必須清理消毒,檢查細菌學指標合格后方能啟用。



(3)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水源、泵房等周圍30米內,管理責任單位要及時清除生活或工業垃圾、滲水坑、滲水廁所等污染源。


(4)對設在地下的二次供水設施,供水設施管理責任單位在天降暴雨時,派專人看守,一旦有雨水灌入,及時排出。


(5)對設在室外的二次供水設施,供水設施管理責任單位要加強檢查,注意水箱是否有破損、封閉不嚴。降大雨時,嚴密關注水箱人孔及溢水管、泄水管等對外連通處,防止雨水流入水箱。



(6)密切關注氣象部門關于大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警,做好保護水源、防止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的人員及物質準備。


(7)居民應及時觀察家中生活飲用水水質的變化,如水質的顏色、有無異物等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撥打12320衛生熱線反映情況,及時報告相關管理部門,以得到及時處理。


(8)如不慎飲用了被污染的水,一旦發生腹瀉、腹痛、惡心、嘔吐這些胃腸道癥狀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大意,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一定要及時就醫。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7
收藏
42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