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煤制油的政策風險

   日期:2022-04-14     瀏覽:1272    

煤制油通過不那么稀缺的煤轉化為稀缺的油,擴大了獲得石油的途徑,有利于確保能源安全。從國內工業組織的角度來看,它也有助于打破石 ** 行業寡頭模式,促進石 ** 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但與其他煤化工相似,煤油投資密集,技術復雜,工業實踐有限,水資源消耗總量大,環境排放超標風險大,需要提高標準,加強監管。這些特點決定了煤油市場和非市場風險更大。

短期內市場風險不大

煤炭和石油的價格是項目能否恢復投資和穩定利潤的最關鍵因素。每噸油大約需要4噸煤。年產100萬噸的煤炭制油項目相當于中型礦山的產量。然而,目前我國煤炭制油項目靠近大型煤炭產區,對當地煤炭市場(數千萬至數億),特別是價格的影響不大。煤炭產區在價格穩定下有足夠的供應能力。

原油市場已經是一個全球市場。中國約60%的外部依賴決定了國際油價和國內價格的趨同趨勢(扣除運輸成本和稅收)。在過去的幾年里,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油價短期內大幅下跌,但已上漲至100美元左右,并持續了很長時間。面對世界經濟長期下滑的悲觀預期和各種替代能源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和美國頁巖氣),如何解釋這種油價水平,以及未來是否會迎來"低油價"時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吹叩男枨蠛凸┙o有很多原因,看漲者強調廉價石油時代已經結束,石 ** 業較多的"稀缺租金"情況將持續很長時間。作者更傾向于后一種觀點。

過去的許多國際項目經驗表明,原油60-90美元/桶是煤制油項目的盈虧平衡點(break even crude oil equivalent price ),在少數地區也有可能達到45美元。目前的國內因素價格與國際價格基本相同。如果環境標準和實際實施符合標準,煤炭價格將保持在當前水平(煤炭產區低于350元),預計大致在此范圍內。

與石油相比,煤炭的國際貿易在消費中的份額較小,更多的是區域市場。如果沒有新的額外政策,未來國內煤炭價格低迷或繼續下跌將是一個很大的可能性事件。煤炭化工項目的盈利能力可能更強,其產品價格大幅下跌,或原材料價格不太可能大幅上漲。特別是從長遠來看,煤炭價格與石油價格有聯系,而石油價格往往比煤炭上漲得更快。煤炭制油項目的市場風險在短期內并不大。

政策應該更具可操作性

煤化工項目一直受到各種政策的限制或限制"關照"重點。201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規范煤炭化工有序發展的通知》,加強了煤炭化工項目的審批和管理。2012年,政府發布了《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確定了煤炭制油試點項目及其技術、環境、生產能力等規范。"十一五"、"十二五"在此期間,多個示范項目的建設積累了項目建設的經驗,可以說即將進入工業化和商業化的發展階段。2013年2月,政府召開煤炭、石油、天然氣專家研討會,發布會議總結記錄,基本延續現有產業政策。研討會提出了堅持"量水而行",以實際可用水量確定產業規模的基本原則,加強對煤制油項目能源轉化效率低的關注。

作者希望在這兩個方面引發進一步的討論。生產一噸油,大約需要10噸水,這一直是公眾和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但必須指出的是,"量水而行"、"工業規模根據實際可用水量確定"它看起來非常嚴格和正確,但它是一個不可操作的偽概念。因為在過去,如果水是平衡的,煤炭和化工項目的發展必須增加(或打破)這種平衡。水資源的可用性取決于操作水平的獲取能力,以及提高其他部門的水效率。

一般來說,煤化工的用水量在這種平衡中并不占據主導地位或重要地位(因為工農業,尤其是農業,一般占用50%以上的水量)。因此,一旦任何主要因素發生變化(如天氣和氣候因素的變化、來水供應波動、農業用水波動等),拍拍你的頭"實際可用水量"它將毫無意義。一個形象的比喻是,螞蟻(煤油需要水)面對露珠思考:水是否足夠,可能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前提是螞蟻擁有這些水的所有權)。但如果你加入大象(工業和農業用水),大象飲用水的波動性可以完全淹沒螞蟻的總飲用水量。在大象和螞蟻的系統中,你變得無法回答"螞蟻的可用水量是多少?"問題。煤制油對水資源的消耗需要在每個具體的項目設計和示范中仔細討論,但不需要上升到超過項目的更高水平。如果一個地區由于煤制油項目的推廣而發生嚴重的水短缺事故或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這將是煤制油發展的致命風險。不確定性是大而不恰當的"實際可用水量"如果概念不能解決,就需要降低討論的空間尺度。

二是關注煤制油的轉化效率。大多數全生命周期分析證實,煤制油生態足跡較高,作者同意其基本結論。但這種分析很難有明確的政策意義。

低效率不應該發展嗎?煤制油的意義在于從不稀缺的煤到稀缺的油。效率已充分納入業主的經濟決策。低效率將不可避免地使業主在競爭中沒有優勢地位。如果終端價格下降,低效率的將優先被淘汰。如果低效的煤制油仍能賺錢,則表明其他石油企業的效率較低。作為政府出臺的公共政策,我們應該保持不干涉的原則。這也適用于討論其他高能耗行業。在那里,所謂的發布"懲罰性電價"、迫切需要取消效率標準。

總之,似乎沒有必要制定所謂的超越項目的高能耗煤制油項目。"規劃"。如果政府基于能源高效原則設定"轉換率門檻",這將構成對微觀經濟的不合理干制油項目"合理規模"重大發展風險。

煤炭行業政策需要協調

目前,煤炭行業正處于價格和需求低迷的時刻,這主要與國內經濟增長放緩、霧霾下煤炭替代加速、煤炭庫存高、產能過剩有關。然而,如果煤炭行業的問題繼續惡化,決策者將不可能忽視從工業和經濟問題到社會問題的問題。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在霧霾危機和煤炭行業經營困難的背景下,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及煤炭行業的政策和政策"命令-控制"類型的控制政策包括煤炭生產省新一輪停產整頓、并購重組、煤電互助保護、東部霧霾地區大規模、大規模煤改氣、煤炭基礎設施關閉等。未來,許多涉煤公共政策仍處于政策議程中,特別是煤炭資源稅改革、限制進口煤炭、保護和補貼國內煤炭行業、控制能源(煤炭)總消費等。

這些政策潛在地會影響煤炭市場的供應和價格,從而間接影響煤制油項目的盈利能力甚至運營穩定性。

在霧霾壓力下,煤成為"罪魁禍首"在2010年推出的背景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由于政策日益暴露的不合理性和與實際經濟發展的脫節,政策被縮減為"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趨勢??刂颇茉聪M總量不合理,全球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仍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如果是舊的"層層攤派"煤炭行業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問題都很嚴重。

如果這種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是局部的(部分產業與地區),那么就會造成嚴重的"泄露",非控制地區和行業煤炭價格的大幅下跌和消費反彈可能會形成新的污染問題,但這可能構成煤 ** 行業的好處。據2013年初步統計,中國政府批準了總產能超過1億噸的15個大型煤礦項目。這部分產能似乎有針對煤化工的意圖。

相反,如果煤炭總量控制是全球性的,那就相當于在煤炭價格上增加了一項政策"楔子",一些部門可能面臨無限或超高的煤炭影子價格,煤炭制油也可能受到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此外,如何協調大幅增加煤炭產能的政策是一個未決的問題。

限制進口煤炭可能是政府的另一個考慮因素。作者的初步總結顯示,2014年初,全社會實際煤炭庫存可能超過4億噸,由于海運費用的下降,進口煤炭仍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煤炭行業市場環境改善的可能性非常低。通過限制進口煤炭,國內煤炭行業(由所有煤炭用戶和最終消費者承擔)炭用戶和最終消費者承擔)。這無意提高煤炭價格,如果國內煤礦同期大規模關閉,將構成煤 ** 業"效率管制"另一個風險因素。但這一政策需要與保持經濟增長、降低基本投資成本相協調。

溫室氣體排放應納入顯性決策程序

最近,政府間氣候變化組織(ipcc)第三工作組發布了第五份評估報告,提到2050年溫室氣體比2010年減排40%,以實現本世紀末的2度氣候目標。-70%,本世紀實現零排放甚至負排放。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的煤炭產量從6億噸增加到36億噸。目前,這一數量已大于中東每年生產的原油總熱值。由于煤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巨大,中國煤炭消費的增長一直是國際氣候減排問題的擔憂之一。煤炭制油項目一旦建成,就意味著未來30-40隨著年煤炭排放的積累,在此期間是否存在重大政策變化(如碳稅征收逐步增加、煤炭行業全球治理和限制等),構成煤炭和石油生產項目的長期風險。當地污染物有更多的減排技術選擇,但二氧化碳減排似乎唯一可以依是碳埋(ccs),這仍然是一項沒有得到充分證明的技術。如何協調短期和長期政策的一致性,需要將碳排放因素納入明確的政策決策程序。在操作層面,國內氣候變化主管部門有必要參與煤炭和石油制造項目的審批程序。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煤制油并沒有成為世界石油供應的主要來源,其原因是復雜的。中國煤制油項目的未來風險主要在于國內政策風險,特別是煤炭行業政策和節能減排政策。技術進步可以提高煤炭的性能,但至少過去所有國家的經驗證明,所有這些進步效應都與煤炭造成的危害無法相比,煤炭仍然是"臟"是的。這個問題未來能否改變,也關系到煤制油的發展。國內氣候變化主管部門--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有必要參與煤制油項目的決策,以確保煤制油項目的長期氣候影響--這將是可預見的未來能源系統演進越來越重要的方面--納入決策機制。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7
收藏
42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