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1月8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煤礦安全監督局獲悉,近年來,內蒙古采取了許多措施,煤礦安全生產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內蒙古原煤產量超過10億噸,死亡率降至100萬噸0.009,煤礦安全生產歷史創造了數據記錄以來的最佳水平。
內蒙古是一個產煤區,有523個煤礦,批準產能12.81億噸。近年來,內蒙古各級煤礦安全監督部門共同推進煤礦安全生產水平。2019年,內蒙古煤礦死亡率下降至100萬噸0.009,取得了兩個首次突破,即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首次下降到個位數;煤礦死亡率首次達到30水平。
近年來,內蒙古加快了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設。2019年,內蒙古引導全區大型露天煤礦5g技術先行先試;推進井工煤礦5個智能化無人開采工作面投產;9處沖擊地壓礦井裝備了較先進的應力在線監測、微震監測或地音監測系統。這些舉措增強了煤礦抵御風險和事故的能力,提升了本質安全能力。
同時,監管機制的完善有效地提高了煤礦的安全生產水平。目前,內蒙古各級煤礦安全監督監督部門建立實施了兩必須聯動工作機制,即煤礦重大違法行為或生產安全事故,必須進行交流、共同研究,分別落實;重大行動監督監督部門必須共同制定計劃,共同開展。2019年,內蒙古各級監督監督部門開展了120多次聯合行動,建立了穩定的安全生產防線。
此外,內蒙古嚴重違法行為或生產安全事故的煤礦,內蒙古對企業和管理人員的責任進行了調查,并指示企業擴大責任。2019年,內蒙古共有391名煤礦安全管理人員,罰款536萬元,采訪企業16家,管理人員47人,指示企業處理、解聘、調整87人,進一步壓實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鏈,有效落實安全生產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