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設計“72條”必備知識,關鍵時刻能幫大忙!

   日期:2022-06-02     來源:空調制冷網    瀏覽:3    

1、層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條件允許時,可采用分層空氣 調節。

2、室內保持正壓的空氣 調節房間,其正壓溫度值不應大于50pa(5mmh2o)。

3、風機盤管凝結水盤的泄水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4、全年運行的空氣調節系統,僅要求按季節進行冷卻和加熱轉換時,應采用兩管制閉式系統;當冷卻和加熱工況交替頻繁或同時要求冷卻和加熱時,可采用四管制閉式系統。

5、水系統的豎向分區,應根據設備和管道及附件的承壓能力確定,兩管制系統尚應按建筑物朝向分區布置。

6、一般可采用百葉風口或條縫型風口等側送,有條件時,側送氣流宜內貼附.工藝性空氣調節房間,當室溫允許波動范圍小于或等于±0.5oc 時,側送氣流應貼附。

7、空氣調節區宜采用雙側送風,當房間跨度小于是18m時,可采用單元側送風,回風口宜布置在送風口的同側下方。

8、空調系統的施工項目:風管制作、風管部件制作、風管系統安裝、通風與空調設備安裝、空調制冷系統安裝、空調水系統安裝、防腐與絕熱、系統調試、竣工驗收和工程綜合效能測定與調整等十個具體的工藝分類項目。

 

 

9、空調工程主要施工內容:送排風系統、防排煙系統,除塵系統、空調系統、空調凈化系統、制冷系統、空調水系統。

10、空調水系統:冷熱水管道系統,冷卻水管道系統,冷凝水管道系統,冷卻塔,水及附屬設備閥門及部件,管道與設備的防腐與絕熱。

11、通風工程的主要內容:送、排風系統、防排煙系統。工業除塵系統。

12、空調工程:空氣調節、空氣凈化。

13、風機盤管凝結水盤的泄水管的坡度為0.01。

14、我國最早應用風管無法蘭連接的工程是上海第一人民醫院,然后北京中旅大廈、王府井飯店、上海貝爾電話公司工程項目均采用無法蘭連接形式,效果良好??晒澥′摬?~20%,節省人工10~25%,降低工程造價5~10%)。

15、風管應進行漏光試驗監測。

16、通風與空調工程中的風管,應按系統性質及工作壓力劃分為三個等級,即低壓系統、中壓系統與高壓系統。

17、風管的厚度:鍍鋅鐵板0。75-1。2mm,低壓系統硬聚氯乙烯矩形風管板材厚度3。0-8。0mm,有機玻璃鋼風管板材厚度2。5-6。3mm, 中、低壓系統無機玻璃鋼風管玻璃纖維布厚度與層數7.5-13mm。

18、防火風管的本體、框架與固定材料、密封墊料必須為不燃材料。

19、圓形風管與矩形風管必須采取加固措施。當圓形風管直徑大于等于800mm,且管段長度大于1250mm或管段長度不大于1250mm,但總表面積已大于4m2時,均應采取加固措施。矩形風管當邊長大于等于630mm或保溫風管邊長大于等于800mm,且管段長度大于1250mm或管段長度不大于1250mm,但單邊平表面積大于1.2m2(中、高壓風管為1.0 m2)時,也均應采取加固措施。

20、硬聚氯乙烯風管的直徑或邊長大于500mm時,其風管與法蘭的連接處應設加強板,且間距不得大于450mm。

21、矩形風管彎管的制作,一般應采用曲率半徑為一個平面邊長的內外同心弧形彎管。當采用其他形式的彎管,平面邊長大于500mm時,必須設置彎管導流片。

 

 

 

22、矩形風管邊長小于或等于900mm時,底面板不應有拼接縫;大于900mm時,不應有橫向拼接縫。

23、空氣潔凈等級為1~5級的凈化空調系統風管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

24、風管無明顯扭曲與翹角;表面應平整,凹凸不大于10mm。

25、風管外徑或外邊長的允許偏差:當小于或等于300mm時,為2mm;當大于300mm時,為3mm。管口平面度的允許偏差為2mm,矩形風管兩條對角線長度之差不應大于3mm;圓形法蘭任意正交兩直徑之差不應大于2mm。

26、風管與法蘭采用鉚接連接時,不應小于6mm;咬縫與四角處不應有開裂與孔洞。

27、風管與法蘭采用焊接連接時風管端面距法蘭接口平面不應小于5mm。

28、當風管與法蘭采用點焊固定連接時,焊點應融合良好,間距不應大于100mm;法蘭與風管應緊貼,不應有穿透的縫隙或孔洞。

29、 當不銹鋼板或鋁板風管的法蘭采用碳素鋼時,其規格應符合本規范表4.2.6-1、4.2.6-2的規定,并應根據設計要求做防腐處理;鉚釘應采用與風管材質相同或不產生電化學腐蝕的材料。

30、 柔性短管的長度,一般宜為150~300mm,其連接處應嚴密、牢固可靠。

31、管水平安裝,直徑或長邊尺寸小于等于400mm,間距不應大于4m;大于400mm,不應大于3m。螺旋風管的支、吊架間距可分別延長至5m和3.75m;對于薄鋼板法蘭的風管,其支、吊架間距不應大于3m。

32、風管垂直安裝,間距不應大于4m,單根直管至少應有2個固定點。

33、風管支、吊架宜按國標圖集與規范選用強度和剛度相適應的形式和規格。對于直徑或邊長大于2500mm的超寬、超重等特殊風管的支、吊架應按設計規定。

34、支、吊架不宜設置在風口、閥門、檢查門及自控機構處,離風口或插接管的距離不宜小于200mm。

35、當水平懸吊的主、干風管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防止擺動的固定點,每個系統不應少于1個。

36、硬聚氯乙烯風管的直段連續長度大于20m,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伸縮節;支管的重量不得由干管來承受,必須自行設置支、吊架;

37、風管垂直安裝,支架間距不應大于3m。

38、水泵的規格、型號、技術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性能指標。水泵正常連續試運行的時間,不應少于2h。

 

 

 

39、箱、集水缸、分水缸、儲冷罐的滿水試驗或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儲冷罐內壁防腐涂層的材質、涂抹質量、厚度必須符合設計或產品技術文件要求,儲冷罐與底座必須進行絕熱處理。

40、管道彎制彎管的彎曲半徑,熱彎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3.5倍、冷彎不應小于4倍;捍接彎管不應小于1.5倍;沖壓彎管不應小于1倍。彎管的最大外徑與最小外徑的差不應大于管道外徑的8/100,管壁減薄率不應大于15%。

41、冷凝水排水管坡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當設計無規定時,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軟管連接的長充,不宜大于150mm。

42、鋼塑復合管道既具有鋼管的強度,又具有塑料管耐腐蝕的特性,是一種空調水系統中應用較理想的材料。

43、冷(熱)媒水、冷卻水系統管道機房內總、干管的支、吊架,應采用承重防晃管架;與設備連接的管道管架宜有減振措施。當水平支管的管架采用單桿吊架時,應在管道起始點、閥門、三通、彎頭及長度每隔15m設置承重防晃支、吊架。

44、豎井內的立管,每隔2~3層應設導向支架。

45、鋼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間距。

 

 

47、冷卻塔的出水口及噴嘴的方向和位置應正確,積水盤應嚴密無滲漏;分水器布水均勻。帶轉動布水器的冷卻塔,其轉動部分應靈活,噴水出口按設計或產品要求,方向應一致;46、冷卻塔安裝應水平,單臺冷卻塔安裝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許偏差均為2/1000。同一冷卻水系統的多臺冷卻塔安裝時,各臺冷卻塔的水面高度應一致,高差不應大于30mm。

48、冷卻塔風機葉片端部與塔體四周的徑向間隙應均勻。對于可高速角度的葉片,角度應一致。

49、水泵的安裝:水泵的平面位置和標高允許偏差為±10mm,安裝的地腳螺栓應垂直、擰緊,且與設備底座接觸緊密;墊鐵組放置位置正確、平穩,接觸緊密,每組不超過3塊;整體安裝的泵,縱向水平偏差不應大于0.1/1000,橫向水平偏差不應大于0.20/1000;解體安裝的泵縱、橫向安裝水平偏差均不應大于0.05/1000;水泵與電機采用聯軸器連接時,聯軸器兩軸芯的允許偏差,軸向傾斜不應大于0.2/1000,徑向位移不應大于0.05mm;小型整體安裝的管道水泵不應有明顯偏斜。減震器與水泵基礎連接牢固、平穩、接觸緊密。

50、冷卻塔風機與冷卻水系統循環試運行不少于2h。

51、通風機、空調機組中的風機,葉輪旋轉方向正確、運轉平穩、無異常振動與聲響,其電機運行功率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在額定轉速成下連續運轉2h后,滑動軸承外殼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0℃;滾動軸承不得超過80。

52、泵葉輪旋轉方向正確,無異常振動和聲響,緊固連接部位無松動,其電機運行功率值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水泵連續運轉2h后,滑動軸承外殼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0℃,滾動軸承不得超過75℃。

53、制冷機組、單元式空調機組的試運轉,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和現行國家標準《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4的有關規定,正常運轉不應少于8h。

54、風管分:正壓或負壓系統風管。

55、制冷機組的類型:活塞式冷水機組。

56、活塞式冷水機組:分:開啟式和辦封閉式。容積式。

57、制冷設計的規范,民用建筑一般采用佛利昂壓縮式和溴化鋰吸收式制冷。

58、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筑一般采用:佛利昂和氨約定壓縮式制冷。

59、制冷量在580-1750kw一般采用活塞式冷水機組或螺桿機組。臺數不宜少于2臺。

60、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一般采用一臺或兩臺較小的離心機組,或活塞式或螺桿機壓縮式制冷機組。

61、冷卻水進口溫度32-33度。

62、閉式冷水系統應設置,膨脹水箱、排氣、泄水閥裝置。

63、一次冷水泵的臺數和流量應與制冷機的臺數和設計流量相對應,二次泵應根據并聯環路的壓力損失的差異程度,冷水系統的大小、使用條件進行設置。

64、冷水式蒸發器的溫度,一般比冷水出口溫度低2-4度。

65、水冷式冷凝器的溫度比冷卻水的進出口溫度低5-7度。

66、壓縮式冷卻水出口溫度不超過45度。

67、制冷壓縮機的附屬設備:冷凝器、儲液器、油分離器、中間分冷卻器、集油器、空氣分離器和蒸發器等。

68、冷卻器(冷凝器形式)冷水出水溫度7度。

69、冷凝器(風冷式)進風溫度30。5度(12。8-50。1度)。

70、冷凝器(蒸發冷卻式)進風溫度23。9度(15-40度)。

71、冷凝器(水冷式)進水溫度29。4度,(10-26。7度)。

72、吸收式冷水機組的組成:蒸發器、吸收器、冷凝器、發生器(一個或多個)、熱交換器。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7
收藏
42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