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能——智能家居的發展必然
在5g、物聯網、ai人工智能的共同助力下,智能家居已從單品智能由場景互聯到全屋智能的智慧家庭模式過渡,并逐漸成為趨勢。而在idc的相關報告中,報告預測5年內我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將以21.4%的復合率增長,到2025年出貨量將近5.4億臺,這其中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便是全屋智能的推廣。
圖源:idc咨詢
在此基礎上,各大廠商也已紛紛發力全屋智能。如華為升級后的全屋智能“1+2+n”、美的的主動式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3-6-5主動智能全生態”布局、海爾智家旗下品牌三翼鳥發布的“1+3+5+n”全屋智慧全場景方案等等。
驅動全屋智能的因素
1、政策環境
近年來,“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熱詞。我國的目標是,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之下,全屋智能迎來了發展契機。而全屋智能能夠對家中智能插座、智能家電等設備進行精確控制,對室內的家電和用電設備進行自動化管理,能夠有效地降低能耗。
2、市場需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逐漸已由“生活型”向“享受型”轉變,現代人更多的是追求一種便捷的生活方式。而在艾瑞咨詢的相關報告中,調查中顯示用戶在對智能化生活的需求程度上對于全屋智能的需求達到了60.7%。
圖源:艾瑞咨詢
3、行業驅動
2022年,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中,強調了數字家庭工程建設中的對于智能信息綜合布線、加強智能產品在新建住宅中的設置要求。在當前房地產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主動擁抱“智能化”的地產商也許將迎來更多的機會。而在頭部房企,也早已走上了“智慧”的前沿。例如:2021年1月,碧桂園推出了“星、府、云、天”四大產品系列,提供“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方案;萬科與小冰公司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小萬”,已在武漢、廣州、福州等城市的全屋智能中部署;保利推出“全生命周期居住系統2.0—well集和社區”等等...對于地產商來說,以“智能化”住宅為賣點,“全屋智能”所帶來的科技溢價,還可提升樓盤售價,而新一代的購房主體也對智能化生活有更高接受度更愿意為之買單。以上的種種都為全屋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全屋智能發展現狀及趨勢
當前,我國全屋智能產業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應用場景則以民宅和商業樓宇為主。全屋智能在民宅市場的銷售渠道廣泛而分散,而商業樓宇則是以前面提到的房地產行業為主要目標。全屋智能發展較為緩慢,這其中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廠商對線下渠道中的的服務體系構建,即服務體系的專業化和系統化也是當下左右全屋智能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于全屋智能并沒有很清晰的認識,對全屋智能的一些錯誤認識或刻板印象(如:安裝全屋智能費用高,不清楚該如何打造全屋智能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屋智能的發展與普及。雖然現階段全屋智能尚無法大面積普及,但我們相信在前面所提及到的政策、市場和行業種種有利因素的加持下,全屋智能的發展也將迎來更多的市場。隨著消費者對全屋智能的認識教育逐漸打開,技術與用戶需求的溝壑不斷縮小。廠商們最終要考慮的便是如何提升自家產品與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及完善“售前需求確認--購買體驗--售后服務”全鏈服務體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