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上海12月13日電 (記者)上海海關所屬洋山海關13日透露,今年前11個月,該海關共計對782萬批次進出口集裝箱貨物實施核輻射監測,發現并處置報警集裝箱2萬批次,查發放射性超標貨物37批次189標箱。其中,在進口貨物中全國首次查發被人工核素銫-137污染的樟子松板材,有效防范核污染貨物進境危害我國環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上海洋山港是世界上最為現代化的綜合港口之一。2022年,洋山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391.2萬標箱,助力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3年位居世界第一。每天,成千上萬的集裝箱貨物在洋山港聚集裝卸,由此帶來的核輻射風險也不斷提升。為維護國門安全,防范核材料、放射源、放射性廢物、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等放射性物質非法出入境,上海海關自主研發“核輻射監測集成系統”,實現對放射超標貨物自動攔截、智能識別、遠程指揮、精準防控。
洋山海關關員運用核輻射監測設備對集裝箱運輸車開展監測。蔡曉春 攝
近日,洋山海關關員在對出口貨物開展核輻射監測時,一批申報品名為“聚丙烯酰胺”的貨物在通過固定式核輻射監測設備時觸發報警?,F場關員研判認為貨物申報情況存疑,開箱檢查并使用便攜式核輻射檢測設備檢測,顯示γ劑量當量率為0.45微西弗每小時、核素識別結果為K-40。經取樣送檢,確定該集裝箱內裝載貨物為5.1類危險貨物“硝酸鉀”,屬于《危險化學品名錄(2015版)》列名的危險化學品,貨物總重26噸,涉嫌危險化學品偽瞞報。
洋山海關查驗五科副科長崔曉春介紹說:“目前,洋山口岸首創性地實現了核輻射監測全覆蓋,固定式核輻射監測設備通過自主研發的‘核輻射監測集成系統’實現集中統一管理,系統與海關業務數據庫、卡口物流監控數據互聯交互,觸發報警時能夠實現報警貨物的報關單號、品名成分、原產國等重要信息實時展現,形成‘實時高效、智慧互聯、集成優化’的智慧海關核輻射監測模式?!?
“核輻射監測集成系統將整個核輻射監測流程內嵌在貨物正常運輸物流環節中,在海關現通行做法的基礎上,強化科技賦能、系統集成與優勢疊加,開拓性提升海關風險防控的針對性、口岸攔截的精準度以及順勢監管的便利化,大大提高海關監管工作效率?!鄙虾:jP口岸監管處監管四科副科長郭志偉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