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
是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的基礎,為環境信訪、總量控制、環境指標考核、監視污染源排污等環境管理工作服務,是環境保護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2023年,長豐縣生態環境監測站圍繞重點工作,不斷提升監測能力,加快推進基層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規范化建設。

一、
精準“測”,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做好各項環境指標動態監測,開展重點污染源、飲用水源地、鄉鎮污水處理廠(站)等執法監測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類考核系統填報。認真開展市控水站數據審核、水樣比對、現場巡查等工作,負責市控水質自動站點23個,每月對抽查的站點開展實際水樣比對和現場巡查工作,目前已編制上報比對巡查報告10份,完成數據審核298期;根據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變化情況,對轄區內重點河流(湖庫)分段(層)開展動態加密監測,找準問題所在,將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相關責任部門,加快問題的解決,實現水質快速改善,并出具各類水質快報41期,數據1260余個;積極開展南淝河汛期排口監測工作,目前已完成排口監測168項次,出具數據436個。
二、
科學“謀”,執法監測聯動走深走實
研究制定了《合肥市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執法與監測聯動工作實施方案》《2023年度生態環境監測培訓計劃》等文件,成立了4個聯合執法監測小組,明確執法監測聯動工作職責和內容。根據上級下達的污染源執法監測任務及專項執法任務要求,制定重點區域、重點排污單位聯合執法監測計劃,完善協調聯動具體工作措施,進一步落實執法和監測人員職責分工。充分發揮環境監測在執法工作的技術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系統執法監測兩支鐵軍隊伍的工作效能,切實做到執法監管“穩、準、狠”,監測數據“真、準、全”。截至目前,與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各執法室開展執法監測聯動78家(次)。
三、
合力“抓”,監測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將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貫穿于監測全過程,確保監測方法正確,監測數據真實、準確。組織全部在崗人員參加了省生態監測中心持證上崗考核工作。強化儀器設備使用管理,配置了總磷總氮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全自動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儀、雙光束
紫外分光光度計
、
原子吸收光譜儀
、ICP、全自動紅外測油儀等設備,建立儀器設備管理檔案和臺賬,明確專人維護、保養,實時填寫儀器設備使用、保養記錄,做到“一機一檔”。制定儀器量值溯源計劃,完成儀器設備檢定、校準確認記錄。開展儀器設備培訓操作,編制作業指導書。
四、
嚴格“管”,檢測服務機構合法規范
制定了《長豐縣環境監測業務考核表》和《2023年度第三方監測單位監測質量控制計劃表》,對第三方進行考核評估,規范了第三方檢測行為,提高檢測檢驗水平。今年以來,已對第三方監測單位開展現場檢查4次,質控考核8批次、21個樣品,發現問題6個,已要求第三方單位按要求完成整改,并對監測單位報送的監測結果進行三級審核,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有效。
下一步,長豐縣生態環境監測站將充分發揮崗位技能大練兵“指揮棒”的引領作用,以“會檢查、會監測、會執法、會辦案”為目標,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監測水平,助力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