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
揚州高郵通過運行高標準的有機垃圾處理綜合體項目,采用先進技術將餐廚、果蔬垃圾轉化為有機肥和油脂,實現年處理量1.825萬噸。該項目以變廢為寶為核心,集垃圾分類、肥料加工、農業種植示范于一體,并設有現代農業應用示范中心展示其循環利用成果。同時,高郵正加強監管與分類收運體系,力推有機垃圾治理體系現代化,營造濃厚的“無廢”生活氛圍。
為提升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揚州高郵高標準運行有機垃圾處理綜合體項目(簡稱“生態綜合體”),集垃圾分類和處理、肥料加工和新品開發、蔬菜/花卉種植和示范于一體,將餐廚、果蔬垃圾等有機廢物轉化為有機肥和油脂。項目設計處理有機垃圾50噸/天,年處理有機垃圾1.825萬噸,年提取粗油脂168噸,制肥約1800噸。

變廢為寶有妙招
項目采用“集料/分揀+擠壓脫水+高溫好氧發酵”工藝處理有機垃圾,滲濾液油水分離提取粗油脂實現資源化利用。

餐廚垃圾、果蔬垃圾等物料進入高溫好氧發酵倉內,通過強制通風與內部攪拌翻堆相結合,保證氧氣充分供給。此階段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富含有機質、腐殖質和營養物質的發酵產物,物料中揮發性有機質降解率達70%以上,含水率降至30%以下。發酵完成的物料到達出料倉,由出料裝置排出,再由螺旋輸送系統輸送至肥料間。漿料進入離心系統后分為三相,離心出毛油脂進入油脂緩存罐,離心出脫水污泥轉送至動態高溫好氧發酵倉與脫水物料混合后進行生物發酵處理,離心出水進入室外調節池待打到主廠房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深度凈化處置。

分揀平臺及預處理設施

發酵產品及提純油脂
產業延伸有特色
目前生態綜合體處理量逐年升高。2022年處理餐廚垃圾17243.75噸,較2021年上升17.7%,處理負荷達94.5%。依托專業收集單位,實現“來料可靠、成分穩定”,有效解決了高郵城區和鄉鎮的餐廚垃圾和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的處理和綜合利用問題。
項目還有一塊占地600多平方米的玻璃溫室——現代農業應用示范中心。中心內設有展覽展示區,育苗展示區、果菜種植區、葉菜種植區、花卉種植區和休閑互動區等六個區域,承接室內宣傳教育、休閑觀光及物料終端產物高值利用農業種植展示等功能。室內綠植花卉采用立柱栽培、樹體栽培、苗床栽培等多種栽培形式,使用自產有機肥原料。生長成熟的蔬菜可供應食用,花卉綠植可作為觀賞品贈送。
中心夏季采用遮陽、強制通風及濕簾水冷相結合的方式;冬季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廠富余熱量,采用發電廠供應蒸汽加熱水,在大棚中進行熱水循環供暖,保障冬季植物正常生長。

后續高郵將加強餐廚垃圾監督管理,實行分類投放,專業收集、運輸和處理,實行聯單制度。同時完善指導、監督和考核工作,建立農貿市場易腐垃圾分類收運聯合執法監管機制,實現有機垃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營造“無廢”社會生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