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推動“雙碳”目標的關鍵路徑與法治保障
在當今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簡稱“雙碳”)目標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綠色建筑,作為這一宏偉藍圖中的重要一環,不僅承載著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歷史使命,更是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關鍵力量。近年來,上海市在綠色建筑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截至目前,全市綠色建筑總面積已突破4.04億平方米大關,累計有1231個項目榮獲綠色建筑星級標識,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后,是上海市對綠色建筑發展的堅定承諾與不懈努力。
立法引領,綠色建筑步入法治化軌道
面對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的新目標、新要求,傳統的建筑節能手段已難以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為此,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于9月27日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綠色建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標志著上海市綠色建筑發展邁入了一個新的法治化階段?!稐l例》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通過地方立法,進一步明確綠色建筑發展的主體責任,完善激勵保障措施,為提升綠色建筑發展能級,促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全過程管理,確保綠色建筑品質
綠色建筑,是一種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形態,它強調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稐l例》的出臺,正是為了將綠色建筑的要求落實到建設和運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
在綠色建筑建設的總體要求上,《條例》明確了建設單位應當履行主體責任,實施綠色建筑建設全過程管理,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也應當履行相應的職責。從建設立項環節開始,就要求建設單位在立項文件、建設工程合同、招標文件中明確綠色建筑要求,并在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建設項目規劃土地意見書中予以明確。在設計環節,設計單位需要編制綠色建筑專篇,并由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進行審查。在施工環節,施工單位需編制綠色施工方案并負責實施,監理單位則對施工單位落實綠色施工方案進行監理。在運行管理環節,綠色公共建筑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需建立運行管理制度,加強運行維護。此外,《條例》還對綠色建筑的工程檢測、竣工驗收以及在銷售文件中載明綠色建筑相關內容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形成了完整的管理閉環。
室內空氣檢測,守護公眾健康
在裝修過程中,甲醛超標問題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辦公室、餐廳、健身房等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與安全。有代表指出,當前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混亂,對于帶裝修的商品房、寫字樓等室內空氣質量的管理存在缺失,亟需加強檢測與監管。
針對這一問題,《條例》進一步完善了既有公共建筑改造措施和室內空氣污染物檢測等內容。明確規定,既有公共建筑在進行改建、擴建、裝飾裝修以及住宅小區綜合改造時,應當因地制宜地采取綠色改造的技術措施。同時,對于既有公共建筑改建、擴建、裝飾裝修的,建筑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在投入使用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室內空氣污染物進行檢測,檢測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這一規定,無疑為公眾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激勵保障,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建筑領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據測算,全國存量建筑中仍有近40%為非節能建筑,既有公共建筑中使用壽命超過20年的建筑占比超過30%。大量老舊居住建筑圍護結構差、設備老舊效率低、運行維護管理缺失,導致國內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在全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居高不下。如何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更多人愿意建設、購買綠色建筑,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此,《條例》完善了相關激勵保障措施,綜合運用規劃、土地、財政、金融、價格等政策,加大對綠色建筑的支持力度。對于建設、改造、購買、運行綠色建筑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按照規定在容積率、住房公積金貸款等方面予以激勵。特別是個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住房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可以在規定的比例范圍內上浮。這一政策,無疑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智能建造,探索綠色建筑新路徑
在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同時,上海市還積極探索綠色建筑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新路徑。通過形成涵蓋全產業鏈的綠色建筑產業體系,推動綠色建筑與智能建造、建筑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實現綠色建筑的高質量發展。此外,上海市還在探索建立建筑領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配套措施,保障《條例》可操作、可實施
為了確?!稐l例》的順利實施,上海市住建委等相關部門表示,將按照《條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要求、公共建筑能效分級制度、綠色建筑支持政策等各項配套措施。在現有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查缺補漏”、優化完善,細化政策顆粒度,確?!稐l例》的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
結語
綠色建筑的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上海市通過立法引領,完善激勵保障措施,加強全過程管理,推動綠色建筑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等一系列舉措,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未來,隨著《條例》的深入實施和各項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上海市的綠色建筑事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