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智能水表的應用案例,我曾講過二個案例:
案例一:智能水表照顧獨居老人
案例二:異地水表的對話
這些案例的底層邏輯,其實就是智能水表數據應用,如何把這些冰冷的水表數據,融入我們的生活?這則視頻表達的更加透徹。當數據成為一種生活常態時,會有一種溫暖的力量。面對這則家庭親情的短片,作為水務人,該有哪些思考?
第一重境界是:水務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它是一種工具,這個工具的信息只是停留在工具層面上的數據流動,它具有明晰的邊界,它的應用被集中在某個車間,某臺機器上。
第二重境界是:水務企業數據中臺建設。無論一個大型水務集團,還是一個單體的水務公司,智慧水務以”車同軌、書同文“的標準形式,集成數據平臺,建立企業內部的“大數據模型",它解決的是企業內部管理問題,從“降本、增收、提效"的角度,實現追求利潤的企業底層目標。它的數據流動,雖然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但它的應用者仍然停留在企業內部,它的邊界有一道無形的企業圍墻。
第三重境界是:以客戶為中心的數據力量。這里可以是服務的品質,可以是需求的創造,商機的延伸。數據已經沒有明確的邊界,它可以2g端,可以到2b端,也可以到2c端,或是2b2c2g三者的融合。
如果你把馬當作一只會吃草的動物,沒有洞察到交通工具的屬性,就不會有汽車的發明,客戶只知道需要一匹更快的馬。同理,對于智能水表,如果你只是作為一個計量工具的馬,那么,你只會要求一只計量準確的表計工具,而不會意識到它是一個數據的生產者,恰恰是這些數據能夠迭代產生社會價值,產生人文力量,并由此衍生其它我們目前尚不能預見的商業價值。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從信息和能量的角度來講,更少的能量能夠傳輸和處理更多的信息。智能水表面對用水數據的取用頻率與電池等矛盾根據不同需求,會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或許也會是技術發展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們無論工作也好、創業也好,要秉承的一個原則。
但在這個背后,由于行業基因的作用,對水務公司而言也許內生動力不足,但我們堅信,一定會誕生新的公司,而我特別希望有這么一家偉大的智慧水務公司能夠在我們水務行業內產生。
三個核心提示
水務企業數據化轉型的核心提示:可能在我們這個傳統的行業中,也許很多事情值得重新做一遍。而這個做一遍的動作,不是簡單的模仿與重復,而是”數字化“賦能。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本質:是利用數字“復制、鏈接、模擬、反饋”的優勢,通過將企業業務數字化,實現“轉型升級”的目的。數字化作為最佳工具,幫助企業規避了轉型的種種困難,但企業需要認識到數字化轉型仍與歷史上的大多轉型實踐一樣,具有曲折反復的特點。因此,企業在布局數字化轉型時,面對各界多樣的聲音,要回歸企業的本質,從“降本、增收、提效”等企業核心目標出發,思考如何選型,如何組織,如何實施。這個選型、組織、實施千萬不要忘了設置好對外賦能接口!
企業數字化轉型集中問題:在數字化轉型實踐中,企業從前期投入階段,到中期內化階段,到后期輸出階段,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偨Y來看,中國企業現階段數字化轉型失敗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部分只注重成果,希望數字化轉型一站式地解決企業所有矛盾,卻將前期自我洞察、產品選型、實施規劃等環節“簡單化”;另一部分則將數字化轉型想象得過于“復雜化”,因而遲遲不愿意嘗試和行動。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推薦路徑:數字化轉型進入全面落地階段,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地方企業和傳統企業都開始參與進來。對這部分企業來說,著手實施數字化轉型的時候往往存在著it預算有限,內部信心不足等顧慮,先前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全面轉型路徑對它們并不適用。企業可以采取“總體規劃、局部先行”的策略,從某些環節/部門開始,充分建立內部信心,再逐步推廣到全企業(以“數字化營銷→數字化采購→數字化管理”為典型路徑)。企業首先進行自我洞察,確定核心需求和評判指標,以需求驅動數字化轉型落地,從而提升轉型的成功率。
而我非常感性的認為:
把數據當作帶有溫暖人心的力量來經營,是一個王者誕生的思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