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硬核出擊”:以創新“拳頭產品”在全球競爭中釋放無限潛能
央視網消息:在全球化經濟浪潮奔涌向前的當下,民營企業宛如中流砥柱,以其獨特的創新活力與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重慶民營企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實現進出口1442.3億元,占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9.2%,成功撐起了重慶外貿經濟的半壁江山。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商業版圖中,有一家民營企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在新材料、新應用等工業化細分領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微觀世界的“結構革命”:“飛機棉”的誕生與突破
想象一下,將一??此破椒矡o奇的沙,經過一系列復雜而精密的工藝,變成一根纖細的纖維,再將無數根這樣的纖維精密地編織在一起,最終制成空氣過濾紙。當通過2000倍的顯微鏡觀察時,一場微觀世界的結構革命便清晰地展現在眼前。這些被稱為玻璃纖維的新材料,超細且柔軟,仿佛是微觀世界中的精靈,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再升科技纖維研究院院長李志勇介紹,飛機材料有著極為特殊且嚴格的要求。在萬米高空,飛機面臨著各種極端環境的考驗,因此材料必須具備阻燃、防水、防潮等性能,而隔音和隔熱則是最基礎的性能。為了驗證材料的性能,科研人員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在一個模擬極端環境的實驗中,火焰溫度高達1200攝氏度,然而這種玻璃纖維材料只是微微泛紅,卻不會燒出一個洞或者被燒破。這一驚人的表現,充分證明了其卓越的性能。
再升科技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創新,成功攻克了核心技術,成為全球僅有的3家能夠生產“飛機棉”的企業之一。這一重大突破,讓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掌握航空級超細纖維棉量產技術的國家。2021年,企業生產的第一批“飛機棉”正式交付并配套到首架C919上。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標志著中國在航空材料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也意味著小纖維開啟了大循環的新征程。此后,美國企業也紛紛前來下訂單,這無疑是對中國民營企業技術實力的高度認可。
目前,再升科技獲得的221項專利中,有91件是發明專利。在這面掛滿榮譽的墻上,來自國產大飛機C919的試驗認證被單列出來,顯得格外耀眼。這不僅是對企業“硬科技”背后“軟實力”的自我證明,更是對民營企業能更多參與“國家隊”征程的期待。它激勵著更多的民營企業勇攀科技高峰,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產業鏈延伸:“飛機棉”開啟多元應用新賽道
經過數年的探索與實踐,再升科技不僅具備了與國外同類產品“扳手腕”的實力,更在不斷延伸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的生態鏈,開辟更多的新賽道,創造生產生活新空間。
毗鄰重慶江北機場,有一處獨特的存在——咖啡館和辦公樓的屋頂就是航道。高峰時,平均每3分鐘就有一架飛機掠過。再升科技大膽嘗試,將“飛機棉”的創新成果改造成應用體驗中心。再升無塵空調事業部總經理袁良華介紹,這個墻體和普通的墻有著本質的區別,里面運用了不同款式的“飛機棉”。在正常的室外環境中,噪聲可能會達到50—60分貝,但在這個體驗中心里,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這背后的原理在于,科研人員把超細的玻璃纖維做到極限,再通過合理的比例搭配形成多孔結構分布。這種獨特的多孔結構,就像一個巨大的“聲波陷阱”,能夠使聲波在其中發生更多的碰撞和反射,從而有效地減弱聲波的傳播。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有效地阻隔過濾灰塵、病毒以及空氣和水體中的有害物質等,為人們創造一個潔凈、安靜的環境。
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金明表示,企業并沒有滿足于現有的成果,而是不斷探索創新,將材料轉化為裝備,應用到更多的領域。比如醫院、手術室,這些對環境潔凈度要求極高的場所,再升科技的產品能夠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在潔凈車間領域,能夠確保產品的生產質量;還可以應用到汽車、高鐵等交通工具上,提升乘客的乘坐體驗。未來,企業還計劃將其應用到家裝、生活、辦公等領域,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給新能源車電池安裝“隱型空調”,為半導體材料打造無菌車間,給“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定制“耐壓盔甲”……從天空到深海,從國家工程到美好生活,再升科技正以核心技術賦能更多應用場景,一場全面而深入的實踐正在蓬勃開展。一些重金投資國內市場的歐洲企業,也被再升科技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所吸引,開始主動尋求與企業在潔凈空氣領域的深度合作。
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這家民營企業憑借著創新的“拳頭產品”,在新賽道上實現了逆襲。它不僅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樹立了榜樣,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民營企業像再升科技一樣,以創新為引領,在全球競爭中釋放出無限潛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