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開展聲環境質量監測監督核查:以南通為樣板,筑牢噪聲污染防治基石
2025年7月5日消息,據“美麗江蘇”報道,為切實加強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的質控工作,強化聲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管理,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技術支持下,于全省范圍內精心組織并開展了聲環境質量監測監督核查工作。其中,6月30日至7月1日,南通地區率先完成了現場核查和比對測試工作,這一舉措為全省聲環境監測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拉開了序幕。
精心組織核查,聚焦關鍵要點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與江蘇省南通環境監測中心強強聯合,共同組建了專業的核查工作組。此次核查工作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主要圍繞南通地區噪聲自動監測管理機制建立與運行情況、儀器設備性能符合性以及運維質控規范性等方面展開。
在資料審核環節,核查工作組嚴謹細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們現場調閱聲環境自動數據平臺,對數據審核及聯網情況進行全面查閱,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實際情況,核查工作組還精心挑選了4個具有代表性的監測點位開展現場同步比對。通過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核查方式,力求全面掌握南通地區聲環境質量監測的真實狀況。
直面問題反饋,推動整改落實
在核查過程中,核查工作組秉持著嚴謹負責的態度,不回避、不掩飾,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記錄,并形成了問題清單。隨后,工作組現場將問題清單反饋給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同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整改建議。南通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此次核查工作,表示將對照問題清單逐條進行整改,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南通地區核查范圍廣泛,覆蓋了該市已被納入“十五五”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管理的全部監測點位,充分體現了核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嚴肅性。
巧用科技手段,精準分析噪聲
南通市部分站點長期受到自然聲的影響,這給噪聲監測和分析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在比對現場架設了先進的頻譜分析儀。頻譜分析儀能夠采集包含自然聲與區域噪聲的混合聲信號,并利用其強大的頻譜分析功能生成詳細的頻譜圖。通過智能對比不同噪聲源的頻譜基線,工作人員可以快速識別出不同噪聲對應的頻率范圍及能量特征。此外,借助數智化模型的處理功能,還能夠對不同來源的聲音能量進行量化評估。這一系列科技手段的運用,為區域噪聲污染成因分析提供了科學準確的參考,為精準開展噪聲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提供工作樣板,提升全省水平
此次在南通市開展的聲環境質量監測監督核查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它不僅為南通地區的聲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更為后續開展全省監督核查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工作樣板。通過此次核查工作,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探索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核查方法和流程。這將有助于進一步強化全省聲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支撐,提升全省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水平,為江蘇省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江蘇省開展的聲環境質量監測監督核查工作,是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推動噪聲污染防治的重要舉措。相信在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精心組織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江蘇省的聲環境質量將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群眾將享受到更加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