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了解,膠州市現有農村黑臭水體28處,數量為青島市7個涉農區市之最。今年以來,膠州市積極探索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有效途徑,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打出“統、控、治、管”并舉的組合拳,為群眾辦實事,走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已開工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10個,竣工1處,完成投資312萬元。
不僅如此,膠州市還將積極拓寬長效管護手段,組織開發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全程監控軟件,制定農村黑臭水體“健康卡”,在該水體附近建立公示牌,明確治理措施、完成時限、治理進程、責任人、聯系方式等信息;開展農村黑臭水體“隨手拍”,完善社會監督渠道和信息反饋平臺,調動群眾參與治理工作積極性,確保治理工作讓群眾滿意。
黑臭水體是水體污染的一種極端現象,是目前較為突出的環境問題。傳統的篩查和監測方式需要人到達現場,而遙感技術可以大范圍、快速定位黑臭水體,節約時間和資源,還可以動態反映變化。因此,遙感技術作為一種大范圍的黑臭水體監測手段,相比傳統的地面監測手段具有低成本、覆蓋廣、速度快等優勢。
水環境遙感團隊從2003年開始一直從事水環境遙感研究,在水體反射率保真的前提下實現了批量自動化處理影像,完成黑臭水體篩查、治理過程監督和治理成效評估等全鏈條的深入研究。此外,該團隊自主研發了城市黑臭水體高分定量遙感專題產品生產系統,極大提高了篩查效率。例如,1人使用傳統方法篩查完北京建成區約2500平方公里,需要花費1年的時間,但使用該系統處理高分二號影像進行篩查,可以節省到15天。目前,這一成果已在生態環境、水利、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等多家部委單位開展業務化應用,并被納入國家監管業務體系。
黑臭水體遙感的原理是什么?
衛星遙感就是遙遠感知,即通過天上衛星搭載的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遠離目標和非接觸目標物體條件下探測目標地物。一般水體和黑臭水體的顏色十分接近,很難用肉眼區分。然而,每種水體都有自己的“光譜指紋”,即反射率特征。遙感影像上之所以可以識別出黑臭水體,就是通過“光譜指紋”的細微差異進行識別。
資料來源:半島全媒體、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