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展望2022 | 2021智能家居市場發展盤點及2022創新趨勢展望

日期:2022-01-21
來源:智能頭條 瀏覽:
880
十六部門聯合發文
16部委聯合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正式吹響了國家發展家庭數字化的號角。作為十四五開局首個針對數字家庭的政策文件,28號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未來5年國家對智能家居產業發展重點和要求。
16部委包括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衛生健康委、應急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體育總局組成的豪華陣容,基本涵蓋了與數字家庭相關工作的所有主管部門。為了推動數字家庭快速發展,這些主管部門將協同工作,所出臺的政策代表16部委針對每一個問題達成一致的認識,也意味在推進過程中所遇到的壁壘和困難皆可以找到主管部門協助解決,這對智能家居市場而言是國家政策級的里程碑利好事件。對于大c端來說,目前還處于智能家居應用的早期階段,未來需要與泛家居深度結合,傳統產品功能升級與萬物互聯是大勢所趨,穩定性是制約發展的主要難點。未來可能智能家居行業會被生態所覆蓋,產品會被泛家居泛智能融合。智能家居是物聯網時代硬件品類最多的戰地,原本的3c店都在融合智能家居產品,同時泛家居升級都會涉及到智能家居產品。泛家居中的傳統建材五金企業,不會大面積地扎根全屋智能,但是會對單品進行大規模升級,例如智能茶幾、智能鞋柜等品類,又例如我們看到公牛、歐普等傳統大品牌都在做智能鎖。疫情常態化趨勢下,社區環境與居家環境的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針對疫情“空氣傳播、傳播快、傳染強、覆蓋面積廣”等特征和社區防疫消殺人力成本高、消殺不及時等弊端,企業研發了智慧社區全智能防疫消殺以及無接觸臉通解決方案,成功突破疫情防疫難點,護社區安全,還城市和諧。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一場圍繞空間設計與智能物聯的協同競賽也在悄然爆發,各個行業和場景的發展都開始向“智慧”、“互聯”的方向大踏步邁進。全屋智能的下半身在建材泛家居行業,上半身則在物聯網行業,鑒于“萬物互聯”的體系開始覆蓋,人們在家庭、辦公等諸多場景已經十分依賴智能產品,年輕空間設計師將智能產品加入設計是必然趨勢。98%從業的設計師并不具備智能家居的專業知識,缺少智能家居運用及在智能場景中實操的經驗,也無專業的智能家居團隊配合,所以全屋智能與設計師合作會有許多契合點以及更多的新思想碰撞,核心都是圍繞用戶未來的智生活空間。地產的白銀時代,紅利褪去且宏觀政策不斷收緊,地產行業變革尋找新的增長點,通過科技賦能,推動房企向精細化管理、科技化創新轉變,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地產數字化大局下,房企積極踐行智能化、科技化探索,每一家地產公司都想融入科技元素,其中,智慧園區、智慧家居是房企智能化最典型、最成熟的方式之一,積極承接的地產科技業務板塊訂單不斷增加。智慧屏面板成為系統標配產品,打通流媒體資源,構建分布式語音入口?!氨憬?、高顏值、高ai、高集成”是智能家居超級面板的集成大趨勢。在智能照明方面,智能面板依然保持著精彩紛呈的發展態勢。在技術應用上,智能面板逐漸成為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的控制中心,而且屏幕化、旋鈕化趨勢明顯,調光更加呈現出自然化。但是,面板的顏值、樣式和功能突破已經成為新品突破的瓶頸,內卷環境需要結合重塑智能燈具進行新一步突破。最后,除了面板網關化以外,網關也會泛在化,我們看到了智能攝像頭、智能家電等產品都已經具備網關屬性。由于受到市場大環境影響,導致智能家居上游企業的供應鏈出現問題,進而對下游企業和消費者產生較大影響,“缺芯少屏”成為智能家居企業越來越關注到的話題。疫情導致產能不足、政策導致缺貨、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5g時代加速市場需求擴大等多方面因素,導致國際到國內,產業鏈到內部元器件,使得“缺芯少屏”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難題。當然,也會導致一定的產業問題,如智能單品成本提高、供應鏈延長,產品交付周期長等各種原因,智能家居經過多年的深耕,供應鏈體系逐步完善,但在上游原材料供應鏈體系中,需要發展與芯片、屏幕相關的產業,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不斷培養創新型人才,建立健全工業互聯網體系,為未來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地產雖然大幅度增加了采購力度,但是整體采購中標價格較低,整體采購量不如大b端的運營商采購規模,目前地產全屋智能產業鏈內卷嚴重,采購海報排期往往已經宣布到幾年后。目前地產數字化整體進度,恒大風波也有一定的影響,下一步地產智能化的采購數量以及價格,將成為衡量地產數字化健康度的重要指標。開關面板控制復雜不易操作,這時用戶就有“一鍵控制多種燈光場景”的需求,所以催生了智能場景面板和無主燈智能燈具的誕生,對于智能家居渠道而言,賣開關面板+智能燈具將大幅度增加成套的利潤,讓智能設計更加一體化觸達用戶。全屋智能調光,在豐富場景體驗的同時,提升集成渠道服務利潤。集成商正在加大智能照明設計以及施工的一體化定制鏈路。廠家也在更加著重布局智能照明的品牌以及產品線,幾乎全線打造自有品牌的燈具配套,不僅僅局限于智能模塊、智能面板以及燈光驅動的提供。雖然智能家居的照明應用對于智能家居板塊來說,確實是主要利潤板塊,但是從整體盤來看,市場反饋表示,商業照明如酒店、辦公、零售等場景的智能化需求量,已經遠遠大于家居場景。隨著智能門鎖市場的快速增長,質量技術、市場格局以及銷售等方面的發展逐漸明朗。而縱觀今年的雙十一狂歡盛宴,可以發現,從品牌、產品方面來看,智能鎖線上已經形成數個比較明顯的趨勢。今年的top10的品牌中,主要包含專業智能鎖品牌、安防品牌、家電品牌等陣營。隨著智能鎖排名和銷量逐漸向品牌集中,一個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馬太效應。即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這里的強,一部分指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的重要程度,一部分也是指產品銷售額等。攝像頭泛視頻化增加,主因是原本只用在攝像頭上單獨應用的視頻領域,開始規?;瘧迷诟黝惍a品,智能面板、掃地機、音響,家電等,都是人工智能的賦能應用,未來會越來越多。matter助力出海,plc生態構建,是2021年兩大行業技術協議關鍵詞。隨著國內外供應鏈企業加速跟進,多家業界知名紛紛宣布將支持matter協議,推出基于新協議的解決方案和功能應用。matter將借鑒互聯網的成功,在物聯網時代發揮關鍵作用,以其更高的兼容性、可持續性以及低功耗等性能特質成為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和選擇。matter的推出勢必會從深層次影響行業格局,細分領域專業廠家可以更加聚焦精力,從而打造精品。matter協議的愿景便是打通行業生態,并已付諸行動,可以說是出道即高位,matter協議將成為開啟智能家居行業互聯互通的萬能鑰匙,受到各方關注。有線協議比無線協議穩定是不爭的事實,然而plc不同于其他有線協議的地方是,其他有線信號約束于墻內專用電纜,plc信號沿墻內零火線傳輸。plc技術是應用在智能家居領域最早一批的協議技術,隨著華為在全屋智能中的規?;涞赝七M,代表著plc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又一波新高潮。plc全屋智能系統擁有安裝簡單、即插即用、穩定不掉線、有電即可控、低時延、響應快、復用電源線,可節省布線成本30%-50%等諸多優勢。與去年零星的藍牙照明方案不同,今年從芯片、模組、系統、方案、硬件、場景以及項目落地中,都擁有藍牙mesh成熟的身影,而且包含單/零火方案,同時幾乎大部分廠家都進行了zigbee3.0與藍牙mesh的雙無線方案,并與總線系統進行了融合打通。同時網關、模組與paas廠家,通過高度集成的 wi-fi+ble combo網關/網關型設備,本地 ble mesh 通信可以轉換實現 ip 網絡接入,與其他 wi-fi 或 wi-fi+ble combo 設備進行統一在線管理,讓用戶充分體驗智能場景的靈活性與多樣性。作為家居和樓宇控制領域唯一的開放式國際標準、目前世界上先進、應用廣泛的總線控制技術之一knx,憑借穩定、安全、開放兼容等特性,成為很多家裝和公建項目的首選。2021年,高端knx、中低端zigbee,成為國內全屋智能協議趨勢等的大眾流。隨著國產knx品牌的不斷崛起,性能穩定的同時價格有一定的下降,大戶甚至高端樓盤都開始青睞knx系統。智能家居涉及的芯片極其豐富,例如如智能主機/網關、智能門鎖、智能傳感器、智能窗簾、智能網絡等產品,芯片包含mcu主控芯片、讀卡芯片、語音芯片、單片機芯片、開關電源芯片、存儲芯片、電機驅動芯片、霍爾監測芯片、指紋算法芯片、安全芯片、協議連接芯片、射頻芯片、語音芯片、編解碼芯片等各種芯片,國內外芯片廠均針對物聯網板塊的智能家居產品不斷打磨新的解決方案。語音控制是人類最自然、最便捷的控制方式。語音聲控的應用,解放了人們的雙手,能進一步增加終端設備控制家居的簡便性、易性性、互動性和娛樂性。近幾年,智能音箱與智能面板點燃了在線語音控制的市場教育。2021年,離線語音面板以及離線語音產品植入到全屋智能以及單品控制,也點燃了離線語音引領本地ai新趨勢,更快的命令直達,更好的隱私保護,更低的成本優勢。市場中公模軟件應用泛濫,優質全屋智能企業需要增加第三方互聯對接產品的控制細節,增加消費者的內容控制可玩性、增加z消費群體的審美設計等。隨著智能家居市場的成熟,硬件廠商會專注硬件,軟件廠商會專注軟件,產業鏈會細分,屆時智能家居軟件可能會迎來真正的百花齊放局面。2021新零售之所以能夠在智能家居圈刷屏,主要是百度、華為、小米、阿里等c端基因的平臺企業,紛紛拋出自己的智能家居開店規劃,平臺企業下場的最大優勢是加速消費認知。目前線下店的城市分布比較簡單,直營店主要布局在一線與省會城市,但是其他區域智能家居門店的銷售額,與當地的經濟水平有很大的關系。隨著零售渠道擴張繼續,二三線城市成為重點。智慧地產時代已經到來,精裝智能化已是百強房企不約而同的選擇,無論是自建還是采購,內外合作的趨勢加大,基于數字中臺,將多品牌多協議產品整合,成為地產規?;瘧玫幕A架構,也加速了地產智能化的系統性布局。圍繞家庭區域場景,擴充有效sku,尤其是第三方可聯動對接的產品。雖然智能家居是將低頻的家居消費場景嵌入高頻零售場景之中,智能家居的貨必須要時刻保持新鮮度,軟硬件的迭代必須快,就如商場的換季衣服、水果店的換季水果、手機店的換新手機,智能家居線下新零售店的硬件更新要成套成規模,軟件的周期性迭代要隨時在線可升級。除了常見的本地銷售生態圈構建以外,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已經開始做融合店,多品牌經營,潮牌引流。新零售的搭配著買,不是進全屋智能本身的店進行各種品類的搭配購買,而是通過第三方的潮品(例如化妝品等)、3c產品(例如vr、掃地機等),進行搭配著買,目前對于全屋智能經銷商而言,搭建融合店的本身不難,最難的是產品售賣后的售后與聯動問題。新零售:門店多樣性加速行業融合
時至年中,無論是平臺企業還是設備商,集成商都在各地開疆拓土,建材賣場,家電賣場,銀泰、龍湖、萬達等ka賣場一時涌進眾多的智能家居企業。對于這種現象,有人認為是開店的目的是to vc,為資本說故事提供素材;有人認為是行業節奏到了貼近用戶的門店時代。寫字樓店、街邊店、建材賣場店、shopping mall店、inside店等區域五花八門,全國大部分的頭部智能家居品牌,普遍平均擁有300-500家標準店,其中大家比較關注的華為品牌,會在2021年年底實現50家門店的線下運營,標準店門店的人數大概8~10人的固定運營。
便攜高效的積木式套系方案,在銷售的過程中很快抓到客戶的重點,用戶只需要決定客廳臥室哪個空間需要提升。定制過程中,一定要有設計的參與,其實未來高端定制也會變成所謂的定制標準化。通過單點場景、套裝場景與全屋場景,將智能家居產品和系統的實際感覺,通過真實還原,直接烙印到消費者的每一根神經中,進而提升消費者的認知與獲取用戶的信任,這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推廣手段。對于用戶來說,全屋智能店進行產品展示+場景體驗的搭建,實際體驗后喜歡就整套設計帶走,或者只是局部套裝改造,最次也得帶個單品回家,這就是智能家居積木式的簡單銷售。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