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升縣級環境監測工作質效
謝蔚
一、環境監測體系改革的背景及現狀
2016年6月,國家兩辦印發《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全國各省要確?!笆濉睍r期全面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務,到2020年全國省以下環保部門按照新制度高效運行。近年來全國監測垂改工作深入推進,己于2020年底前完成了機構及人員的上收,“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監測干預”等問題基本得到根本扭轉。以湖南省為例,2019年4月,省委、省政府印發了《湖南省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現有市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調整為省生態環境廳駐市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負責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同時按要求指導和協助市州生態環境局做好有關執法監測、應急監測和指導縣市區生態環境監測等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由省級承擔?,F有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職能調整為執法監測,同時按要求做好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和應急監測等相關工作,隨縣級生態環境分局一并上收到市級,由市級承擔人員和工作經費。經過幾年的轉折期和過渡期,深層次問題不斷顯現。
二、垂改后縣級環境監測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垂改后縣級生態環境局調整為市級生態環境局的派出分局,由市級生態環境局直接管理,縣級環境監測機構成了分局的二級機構。隨著垂改工作向縱深推進,從我市目前縣級環境監測機構情況來看,縣級環境監測機構面臨的問題逐步現行。
亟需進一步提高能力建設和經費保障。大部分縣市區雖建成信息化監管平臺,但執法用車、儀器設備采購、人員培訓等方面都有待健全?,F有設備需更新設備,助力生態環境執法效能提升。同時,還存在隊伍不穩定,引才難留才更難等問題。
三、新形勢下縣級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縣級監測工作的發展只有在做實縣級環境監測能力上發力,全面推進監測能力標準化建設,注重環境監測人員的技術和業務培訓,有序解決基層環境監測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業務不精、數據不準等問題??h市區政府要加大財力投入,持續解決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人員不足、設備匱乏及辦公場所保障等問題,持續解決基層環境監測部門持證上崗、監測項目擴項及資質認定等問題。
探索管理新模式,不斷提高監測能力。完善的監測體系需要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監測隊伍。根據實際情況,整合人員、儀器裝備等,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區域中心站能力建設,提升保障水平。例如我市成立了城區監測中心,進一步整合了鶴城區、高新區、國際陸港經濟開發區的監測資源融合發展。同時完善數據聯網共享。一方面利用企業污染源在線數據加強日常監控,一方面利用環境質量(包含空氣、水質自動站)數據為線索,有效引領執法監測。
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切實提升業務水平??h級環境監測機構要積極參與環境管理決策,避免過度監測和盲目監測,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監測能力建設。明確執法用車、儀器設備采購、人員培訓、設備檢定、校準及維護費用的資金來源保障。采用跟班學習、現場教學、“上掛下派”“以戰帶練”等多種方式,加大縣監測人員業務技術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人員業務能力和水平。
優化監測服務,加強行業監管。進一步發揮社會檢測機構輔助作用,一方面利用其相對較強的監測能力補足基層監測機構能力不足問題,如應急監測、對特殊污染因子協助加強監管。一方面加強質控監管,確保數據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