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召開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發布會
回眸“十三五”成就 科學謀劃“十四五”遠景
“十四五”大幕已經拉開。1月6日,昆明市召開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發布會,回眸昆明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的同時,展望和謀劃“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筑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希望云南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
昆明市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生態立市、環保優先,確立了打響“世界春城花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健康之城”的目標,讓優良的空氣環境質量、四季如春的氣候、常年盛開的鮮花,成為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一張靚麗的名片。
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制度,出臺和修訂了《昆明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昆明市餐飲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昆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印發實施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督察長效機制的意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等制度。制定了嚴于國家標準的昆明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限值,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環??⒐を炇占夹g規范、環境監察規范、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通過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著力構建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落實好“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钡囊?,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各方參與、市場調節的多元治理格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別成立了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市環境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市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指揮部、市《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工作領導小組,均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負責人,形成統一領導,高位推進的工作格局。
全力守護藍天白云、綠水青山、良田沃土
“十三五”期間,昆明市全面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了《昆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昆明市環境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從2019年5月起定期發布《昆明市環境空氣質量擴散條件預判周報》。編制了《昆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審查通過,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通過立法實現大氣污染防治的權威性、強制性、可操作性。
2016年以來,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率分別為98.9%、98.6%、98.90、98%、100%。2018-2020年在省會城市中排名前五,優級天數連續3年過半。2020年,空氣質量優203天、良163天,優良率100%,空氣質量優良率、優級天數是2013年國家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最高的一年。
先后出臺了《昆明市打贏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昆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辦法(試行)》《昆明市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文件。昆明市國考(省考)25個地表水斷面,達標率從2015年的80%提升至100%,優良率從44%提升至80%,劣v類水體比例從16%降低至全面消除。滇池全湖水質從2015年的劣v類提升到ⅳ類,2018年、2019年、2020年滇池水質達到ⅳ類,滇池水質逐年改善。陽宗海水質從2015年的ⅳ類提升至穩定保持ⅲ類,陽宗海2019年時隔11年后首次開湖捕魚。
完成495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現場調查。加強土壤監測和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整治。整治完成了非正規垃圾堆放點94個。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并逐年更新,加強用地準入,嚴格保護耕地。
十大專項攻堅戰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印發實施《中共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昆明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方案》,成立了“1+10”的污染防治工作領導體系,統籌推進十大專項攻堅戰。
通過實施滇池及陽宗海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項目,滇池和陽宗海水質進一步改善,金沙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昆明段水質均達考核要求。市、縣兩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于ш類,達標率100%。2018年列入國家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22條城市黑臭水體的消除比例達到100%,無新增疑似黑臭水體。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6%,規?;B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8%以上,均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2.62%。超額完成了全市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任務的8.5%。建成了2套固定式遙感監測設備和5套黑煙抓拍設備,車用柴油抽檢合格率98%,車用尿素抽檢合格率100%。對轄區工業園區內 161家“散亂污”企業進行整治,淘汰了124家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磚瓦行業。全市空氣中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逐年降低。油煙和噪音擾民得以有效的控制。
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生態幸福感、環境獲得感
加強統籌調度,組織開展了兩輪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建立了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檢查機制;制定《昆明市整改落實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和交辦問題驗收銷號辦法(試行)》,做到整改一個、驗收一個、交賬一個、銷號一個;按照“一個問題、一名市級領導、一個專業團隊、一套方案”的要求,對部分重點難點問題制定了推進工作方案,明確1名市級領導統籌協調整改工作。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1481個投訴問題、65個反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加大新《環境保護法》及配套辦法執法力度,從嚴從重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執法檢查力度,持續開展“三磷”專項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出臺了《昆明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減輕和免除行政處罰的實施意見(試行)》,服務“六穩”“六?!惫ぷ?,全力支持企業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笆濉币詠砝塾嬣k理行政處罰案件3060件。
高水平保護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穩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全市共計出臺生態文明制度改革128項。完成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組建了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共有編制826名。綜合執法改革有序推進。
推動“數字環?!毕颉爸腔郗h?!鞭D變,完成污染源普查試點工作,共核定普查對象總數11234個,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獲得“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稱號。在昆明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打造了博士后工作扶持站、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科研平臺,完成科研項目490個,形成科研成果457項。建立全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環保移動執法系統,通過監控指揮中心項目、數字環保項目、共享平臺項目、環境質量“一張網”等項目建設,推動“數字環?!毕颉爸腔郗h?!鞭D變。
突出抓好生態創建,全面推動創建國家、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市累計創成1個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石林縣),10個云南省生態文明縣(市、區);36個國家級生態鄉鎮(街道),71個云南省生態文明鄉鎮(街道);2個國家級生態村(社區),24個云南省生態文明村(社區)。
高標準推進cop15大會籌備。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春城之邀”、全力迎接cop15大會召開,統籌推進市籌備領導小組12個專項工作組工作,全面推進市容市貌提升改造,抓好生物多樣性展覽展示、5g智慧城市建設,統籌推進酒店、交通、安保后勤運營、食品安全監管、醫療保障、志愿服務、宣傳等工作。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十四五”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昆明市將科學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推動昆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環境方面的保障和支撐。
全力鞏固好“十三五”時期,昆明市取得的生態環境治理成果,尤其在水、氣、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的成果要持續鞏固,對好的經驗和舉措進行提煉和推廣。
咬定綠色發展目標不放松,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走綠色發展的環境綜合治理道路,在綠色發展中創造和培育新的發展機遇與動能,探索環境生態效益同經濟效益的互補互換。
加快綠色發展步伐不停滯,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推進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持續攻堅綠色工業,高效使用綠色能源。
深入環境污染防治治理不懈怠。持續加強大氣、水、土壤環境治理,使天藍、地綠、水凈成為昆明常態和靚麗名片。
強化剛性約束,加強監管執法,提升服務質量。以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常態化要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和責任機制不斷完善。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將堅定扛好扛牢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以cop15大會籌備為契機,圍繞環境質量改善這個核心,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范城市和“美麗中國”典范城市建設,全面實現“十四五”工作良好開局,為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發布會記者提問
鳳凰網記者:近段時間,我的朋友圈都在曬昆明藍,作為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請問是怎樣守住昆明“藍天白云”的?并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昆明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軍: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一年來,昆明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高位統籌下,各級、各部門群策群力,攻堅克難,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取得明顯成效,空氣質量優級天數203天、良好級天數163天,空氣質量優良率100%,優級天數首次突破200天,空氣質量優良率是2013年國家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最高的一年。主要工作開展如下:
一是加強領導,強化調度。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專題會議,對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進行決策和部署;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對各縣(市)區空氣質量階段性完成情況進行通報,適時對改善幅度相對較小的轄區進行約談會商,通過層層傳導壓力,不斷壓實工作責任,狠抓工作落實,污染防治成效凸顯。
二是加強立法,明確職責?!独ッ魇写髿馕廴痉乐螚l例》列入2020年地方性法規項目,市生態環境局起草了《昆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征求意見稿)》,開展公開征求意見,組織召開聽證會、座談會、專家論證會討論,通過人大論證、政協協商、公平性競爭審查和社會風險評估,又經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后報省人大常委會審查。目前省已審查通過并公布,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三是劃定區域,精準防控。為減少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對主城區空氣質量的影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市生態環境局起草《關于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域的通告》,按程序報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后由市人民政府印發,也于今年1月1日起實施。
四是聯合執法,有力震懾。印發《昆明市在用車超標排放聯合執法監管機制(試行)》《昆明市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i/m)制度實施方案》和《昆明市道路揚塵控制暨主城周邊道路貨車違法行為聯合整治第二階段工作方案》等,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區域執法。2020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864人次,檢查車輛26692輛,查處貨車違法行為1371起,其中尾氣檢測不合格43起,揚塵潑灑287起。對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
五是強化應急,精準減排。對昆明市重污染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印發《昆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定工業源、交通源、揚塵源等污染源“一廠一策”應急減排清單,明確了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在黃色預警、橙色預警以及紅色預警下的應急減排量,使大氣污染防控應急措施更為精準。累計發布《昆明市環境空氣質量擴散條件預判周報》51期,《空氣質量預警》13期。
六是加強科研,優化決策。與北京大學、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等國內頂尖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昆明市環境空氣臭氧污染來源解析相關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下階段將開展昆明市春季揮發性有機物的監測解析研究,力爭2021年6月完成《昆明市環境空氣臭氧污染來源解析相關研究》。
七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通過新聞媒體、“兩微一端”等,線上線下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大氣污染防治、共同參與綠色低碳環保良好氛圍。
下一步,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將創新思路舉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提氣、降碳、強生態”上下功夫,“提氣”就是以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進一步降低pm2.5和臭氧濃度,提升空氣質量;“降碳”就是降低碳排放,開展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強生態”就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和治理,強化生態監管體系,堅決守住昆明“藍天白云”的金字招牌,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