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環境監測市場商機初現兩會,年度大展弄潮智慧化藍海

   日期:2024-03-27     來源:上海環境監測展INTENV    瀏覽:0    

 

       2024全國兩會已落幕,關于“美麗中國建設”、“雙碳”,以及環保產業發展,代表們貢獻了多份提案。期間最新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將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十大重點工作任務之一。正如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論斷,環保與經濟發展相互協同、共生共促,將聯系得愈發緊密。在此形勢下,環境監測身為生態文明建設基石,承載著實時反映評估環境質量、快速識別污染源重任,也必將迎來一次更為徹底全面的提質升級。

 

      順應發展浪潮,2024上海環境監測展(暨上海儀器儀表展)將全面擁抱監測產業智能化、系統化、多元化趨勢,于6月3-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隆重舉辦。通過工業、市政、環保等領域智慧監測檢測設備集中展示,促進前沿技術推廣應用,搭建起面向全球監測市場的商貿平臺;通過80余場高端主題論壇,合中外專家之力,精準捕捉政策風口,打造監測行業專屬知識盛宴。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還將攜手新合作伙伴Informa Markets,引入海外資源和國際業務網絡,為中國品牌創造更多“走出去”的可能性。

 

 

 

 

國家重磅政策、會議接連加碼

 

環境監測產業飛升在即

 

      眾所周知,政策對于環保產業發展有重要導向作用。隨著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階段,國家層面接連釋放政策信號,要求環境監測產業在“十三五”取得明顯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提質擴容,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2024年初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定調,要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做到“降碳、減污、擴綠協同監測全覆蓋”,矛頭直指排污口監測監管,以及溫室氣體、地下水、新污染物、噪聲、海洋、輻射、農村環境等監測業務短板。

 

      與此同時,為推動全國碳市場持續完善,碳監測體系構建迫在眉睫。這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議題。河鋼集團黨委副書記王蘭玉建議,逐步擴大全國碳排放在線監測試點的覆蓋范圍,持續提高數據質量及可靠性;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建議,加快我國重要行業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與基礎數據庫建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建議,進一步健全碳排放監測核查體系的政策法規,推動完善第三方核查機構資格標準;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溫樞剛建議,加快建設碳排放連續監測體系,全面加強碳排放標準體系建設,當務之急是先摸清“碳家底”……

 

      頂層設計明確發展目標與重點,生態環境部最新印發的《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實施意見》則具體描繪出環境監測體系未來五年的建設藍圖:全面推進數智化轉型、全面提升數據質量、全面拓展監測基礎能力,要求到2035 年,生態環境監測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文件提出的“地方監測網點位布設重點向區縣、鄉鎮、農村延伸”,則意味著環境監測設備市場將進一步下沉。

 

 

      監測內容趨向多元、監測范圍不斷向農村拓展,這其中蘊藏巨大市場空間,自然也成為企業下一階段的“必爭之地”。

 

      據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共同編制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1)》預測,“十四五”期間,環境監測市場規模每年將增長200億左右。如何穩穩拿到競爭“入場券”?

 

      目前有哪些熱門技術及研發方向值得關注?2024上海環境監測展(暨上海儀器儀表展)期間,來自頭部企業、高校研究院、政府單位的近1000位嘉賓,將聚焦環境監測&節能環保、城鎮給排水兩大板塊,圍繞生態環境監測、園區環境安全防控、水環境治理、智慧水務、VOCs監測治理、新能源電池等熱點展開論證辨析,于專業化論壇上攜手探路未來。

 

      環保標準加嚴倒逼環境監測手段升級

 

      目標是全面智慧化

 

      市場機遇井噴,監管層面對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性亦提出了更高要求,嚴打第三方服務機構 弄虛作假有望成為新常態。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中首次提出“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到了2024年,這一要求已變成“嚴肅查處環評、監測等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違法行為”。兩會期間,生態環境部部長于“部長通道”透露,這三年共查處了2260家有違法行為的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以及企業在環境自行監測方面的造假案件4255件,打擊力度空前增強。

 

      倒逼監測數據質量提升的另一助力則是環保督察的深入開展。梳理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典型案例可以發現,環境違法手段正變得越來越隱蔽,同類型違法行為的違法手段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督察時也多需要采用無人機、在線監測聯網系統等新技術手段發現掌握線索。今年“加強生態環保督察”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未來將繼續發揮好“利劍作用”,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而監測數據作為督察工作開展的依據,其真實性至關重要。

 

 

      目前來看,融合AI、大數據及云平臺等手段實現一網統管,是環境監測水平提升之路最為關鍵的一步“棋”。如順利實現自動、智能、精準監測,環境監測效率將得到極大提高,讓污染更加無處遁形。

 

      “長期以來,我國生態環境監測都以地面監測為主,滿足美麗中國建設進階需求的遙感監測網絡尚未形成?!?/strong>因此,全國政協新設“環境資源界別”委員高吉喜建議,應加快布設塔基遙感、無人機和走航巡護車遙感設備,提升對大氣、水環境的精細化遙感和應急監測水平,綜合運用“五基”協同生態遙感監測手段,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的現代生態環境遙感監測技術體系。

 

      即將于2024上海環境監測展亮相的賽默飛、聚光科技、中車、中控、大疆、科瑞達、虹潤、荏原電產、東京計裝、天健創新、連華科技、博取、盤古等知名品牌,均已開啟了智慧監測應用實踐。

 

 

部分品牌展示,排序不分先后

 

 

      持續深耕芯片與AI技術研發,賽默飛重磅推出了集在線監測/分析環境監控等配套與化學實驗室、可靠性實驗室、失效分析實驗室等為一體的半導體行業綜合解決方案,面向全球集成電路制造商、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助力研發進度加速,及時搶占市場;大疆在環保領域的布局主要基于無人機搭載移動式監測系統,配合實時數據分析軟件,可幫助完成人力較難進行的水上船舶尾氣監測、礦區污染監測、垃圾堆放取證、河道巡查等工作,通過人機協同,充分拓寬可監測污染范圍。

 

 

      2024不可錯過的商機

 

      年度大展預登記火熱進行中

 

      對于環境監測產業,今年正是打造增長新引擎的好時機。

 

      論發展機遇,開年以來多項政策連發,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全國兩會等多場重要會議“點名”,國家層面支持的意味十分明顯;論市場空間,溫室氣體、噪聲、海洋微塑料、新污染物等亟需“摸清家底”,最先利好監測,同時智慧管理系統、遙感監測等手段升級近在眼前,對設備的標準要求水漲船高,將為供應商創造新的需求點。

 

      中研網預測,2060碳中和愿景目標實現前,國內環境監測市場規模都將持續旺盛,從2024年開始以每年超10%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預計規??蛇_1882億元。

 

      2024上海環境監測展(暨上海儀器儀表展)蓄勢待發,現場將匯集400多家品牌企業、25,000多名專業觀眾,展示面積達15,000平米,一場展會遍觀環境監測檢測設備、過程控制及檢驗檢測儀器儀表、智慧水務管理技術及系統、智慧物聯系統、實驗室分析設備、節能監測/計量儀表、第三方環境服務、智慧水文水利監測設備等檢測監測領域最新解決方案。

 

最深度市場剖析、最前沿智慧監測設備,6月3-5日期待與您共赴這場行業盛會!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