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加快構建碳監測網絡,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

   日期:2022-05-30     來源:生態環境監測互動    瀏覽:567    

5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1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2021年我國生態環境狀況和海洋生態環境狀況,以及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隨著雙碳工作的推進,碳監測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了解到,此前已有一些地方在開展碳監測試點工作,能否介紹一下相關進展情況?碳監測在碳減排工作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將在碳監測方面重點開展哪些工作?

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

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聚焦重點行業、城市和區域三個層面,啟動開展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得到相關省份、城市、集團、企業的大力支持,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從目前情況來看,總體進展較為順利。一是試點任務加快落實。火電、鋼鐵、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開采和廢棄物處理5個試點行業的11家集團公司、49家參試企業,共設置119個監測點位,大部分點位已獲取3-5個月的監測數據。13個城市完成點位布設與監測方案論證,儀器設備逐步到位并開展監測。一些非試點?。ㄊ校┮卜e極參照試點方案部署開展碳監測工作。二是技術標準逐步完善。在試點技術指南的基礎上,研究編制了覆蓋點位布設、儀器安裝、監測分析、同化反演等技術文件,聯合推進碳計量合作,提升試點監測數據的有效性、一致性、可比性。三是數據分析不斷深入。重點開展試點數據“三比對”“三不同”分析。“三比對”,即監測數據與核算數據比對、手工監測與在線監測比對、進口設備與國產設備比對;“三不同”,即不同監測原理、不同燃煤類型、不同監測點位的數據分析,及時總結經驗、解決問題、評估成效。

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從目前獲取的數據和比對分析情況看,碳監測的作用初步顯現。一是可直接服務碳排放核算。在煤炭開采和石油天然氣開采試點監測中,通過開展“衛星+無人機+走航”綜合監測,能夠提升生產過程中ch4無組織排放核算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二是可對核算法進行協同校驗。從初步獲取的數據看,溫室氣體排放相對集中的企業在線監測效果較好,火電行業co2排放監測數據與核算數據基本一致可比,有望在輔助企業排放量核算、支撐減排監管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三是可助力城市達峰行動。依托現有環境空氣監測網絡,拓展構建天地一體的城市碳監測網絡,探索基于實測手段的“雙碳”反演評估,能夠為推動重點城市實現空氣質量達標與co2達峰“雙達”提供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統籌協調和技術指導,穩妥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全面完成既定任務。一是深化行業試點。擴大火電行業碳監測試點范圍,力爭今年年底前,推動更多火電企業開展co2在線監測,深入系統開展數據比對與分析評估。二是加快構建網絡。組建覆蓋全國主要區域、重點城市的碳監測網絡。今年4月16日,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成功發射,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全球范圍co2的高精度、全天時主動激光探測,我們要用好這顆衛星,強化co2和大氣污染物遙感數據支撐。三是補齊能力短板。進一步完善碳監測業務技術體系,帶動全國加快形成碳監測能力和專業人才隊伍,做好前瞻性業務儲備與技術支撐。

 

南方都市報記者:近日,一些地方公布了社會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弄虛作假和人為干擾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站點行為查處情況。生態環境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監測數據質量,把監測數據質量作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誰弄虛作假,誰就觸碰了“帶電的高壓線”,我們堅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保真”“打假”兩手發力,努力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一是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大力推進監測標準化,累計發布監測標準1200余項,讓監測工作有章可循。強化量值溯源體系建設,建成臭氧、pm2.5質量濃度等5項生態環境部門最高計量標準。落實監測機構評審補充要求,嚴格事前準入和全過程質控,從源頭上落實“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責任追溯制度??傮w來看,環境質量的監測數據是可靠、可信的。

二是強化監測質量監管。組織對國家網開展常態化運維體系檢查與數據質量核查,壓實地方和監測機構相關責任。連續4年組織開展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糾正不規范行為、查處違規行為。國家層面抽查212家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查處違規機構34家;各地檢查生態環境監測機構1.1萬余家(次),不斷加強監測質量監管。

三是嚴厲打擊弄虛作假行為。環境監測弄虛作假首次納入刑法修正案(十一),適用“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保持懲治弄虛作假的高壓態勢,連續2年開展嚴厲打擊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并分3批集中公布了2021年典型案例25起。

2021年,2個案件很有警示作用。一是2021年3月重污染天氣預警檢查通報的唐山市4家鋼鐵企業數據造假、超標排放、污染環境案件。4家鋼鐵企業主管領導、直接責任人員、直接參與人員共47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至1年零6個月不等刑期,并處罰金。二是2021年5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通報的云南省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虛作假干擾國控水質監測點采樣環境案件。云南省紀委監委已對6個責任單位、29名責任人追責問責。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深化鞏固現有工作成果成效,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堅決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一是壓實各方責任。督促地方黨委政府落實領導責任,建立健全防范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壓實排污單位和監測機構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的責任。二是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凡是弄虛作假的,一律嚴懲重罰,讓他們“得不償失”;凡是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絕不姑息。

 


 
注:此網站新聞內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冒犯,請聯系刪除,聯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產品推薦
預約
7
收藏
42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閉
国产ckplayer在线中文|一区二区黄色视频|五月天久久婷婷香蕉综合|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色咪网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