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南海之濱,一座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島嶼——海南,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綠色發展的新篇章。2024年,海南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高達83.6%,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海南在能源轉型方面的顯著成就,更預示著一個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未來正在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
一、海上風電: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的崛起
海風輕拂,碧波蕩漾,海南省首個海上風電項目——華能臨高CZ1海上風電項目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海南清潔能源發展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這座位于臨高縣西北部海域的風電場,裝備了60臺單機容量為10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宛如一群白色的巨人矗立在蔚藍的大海上,源源不斷地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海南省將在臨高、儋州、東方、樂東、萬寧等沿海市縣建設11個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高達1230萬千瓦。這一宏偉藍圖不僅體現了海南對清潔能源發展的堅定決心,更為實現“雙碳”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華能臨高CZ1海上風電項目的引領下,儋州北面海域的申能海南CZ2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和大唐CZ3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其中,CZ2項目于今年2月順利完成最后一臺風機安裝,預計全容量投產后,每年可向電網輸送清潔電能38.2億千瓦時,折合節約標煤115萬噸,削減氮氧化物約1.4萬噸、二氧化碳約299萬噸。這一數據無疑是對海南清潔能源轉型成效的最好證明。
為了進一步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海南在儋州洋浦和東方布局了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在洋浦海上風電產業園內,一臺臺單機高10米、長17米、寬7米的10兆瓦風電主機在裝備廠房里整裝待發。這些龐然大物直接供應給儋州北部海域的風電場,實現了本地生產、本地使用的產業鏈布局。
而在東方風電產業園內,明陽智慧能源集團的智能制造基地更是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2024年,這里制造出了全球最長的風電葉片——長達143米的MySE292海上超大型葉片。這款葉片在明陽(臨高)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檢測試驗基地完成了與MySE18.X-20MW風電主機的組裝,形成了當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風輪直徑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該機組最大掃風面積相當于9個足球場大小,以年平均風速8.5米/秒計算,全年發電量可達8000萬度。這一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海南海上風電的技術水平,更為中國海上風電裝備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光伏創新發展:多元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
在海南的清潔能源版圖中,光伏產業同樣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逗D鲜√歼_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堅持分布式與集中式并舉,加大分布式光伏應用,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按照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林光互補模式有序發展集中式光伏。到2025年,海南計劃新增光伏發電裝機400萬千瓦。
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鶯歌海鹽場,曾經的納潮湖已經變身為海南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基地。這里的光伏面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不僅吸收著直射的陽光,還吸納著水面折射的陽光。這個發電廠每年可新增綠電3.2億千瓦時,為海南的綠色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而在萬寧市和樂鎮勤賽村,“光伏+農業”的創新模式更是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6萬塊光伏板下,1200余畝經濟作物長勢喜人,黃瓜、玉米、辣椒等農作物錯落有致。這片土地曾一度處于貧瘠撂荒狀態,如今通過農光互補項目的建設,不僅實現了土地利用的轉變,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更可喜的是,基地不斷創新種植模式,從傳統的斑斕葉、生姜等作物拓展到經濟效益更好的無土栽培作物,并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作為國家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地區,東方市分布式光伏發展走在海南全省前列。該市明確提出,黨政機關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50%,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40%。這一政策的實施不僅推動了清潔能源的普及和應用,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為東方市的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核電引擎驅動:能源供應的“壓艙石”
在海南的清潔能源版圖中,核電無疑扮演著“壓艙石”的重要角色。目前,源自昌江的核電對海南全省發電的貢獻率已接近30%。昌江核電基地作為中國最南端的核電基地,不僅承載著海南歷史上投資最大、技術先進、工藝環保的能源建設項目,更肩負著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
昌江核電一期工程的兩臺機組自投運以來,每年為海南省提供90億至100億度的清潔電力。而正在建設的核電二期工程更是令人矚目,包括兩臺各120萬千瓦的“華龍一號”機組,總投資超過400億元,計劃于2026年投入運營。屆時,昌江區域的裝機容量將達到近370萬千瓦,發電量預計將占到全省的50%。這一數據無疑為海南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昌江核電基地的發展遠不止于此。這里正在謀劃將核電二期的清潔電力用于新興產業發展,如鋰電池材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數據中心、智能計算等,打造綠色產業集群。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提升海南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更為中國的清潔能源轉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此外,昌江核電基地還在建設一個裝機容量為12.5萬千瓦的核電小堆項目“玲瓏一號”。這是全球首個陸上商用多功能模塊化小堆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應用前景。它的應用推廣可以大大緩解中國一次能源緊缺、空氣污染嚴重、交通運力緊張等問題,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計劃,“玲龍一號”將于2025年年底并網發電,年發電量可達10億千瓦時,滿足52.6萬戶家庭生活所需。這一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海南核電的技術水平,更為中國核電小堆技術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新型電力系統:邁向高比例清潔能源時代的堅實步伐
隨著清潔能源的大規模發展,海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按下了“加速鍵”。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在“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約270億元建設數字電網,加快推進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2023年,海南開工建設了中國首個500千伏省域數字電網。該項目通過新一代數字技術全面應用于規劃、設計、施工、投產、運維全生命周期,建成了數字電網全景“一張圖”管控平臺。這一平臺的建成不僅使設備巡視、輸電通道可視化巡檢基本實現了機器代人,還使人工運維工作量減少了80%,設備操作用時縮短了95%。這一創新成果無疑為海南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目前,海南數字電網平臺已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基石和窗口。它貫通了主配網動態拓撲,匯集了發電、輸變電、配電、用電、智慧能源等電網全環節的電網模型,支撐了電網“一張圖”、停電信息池、客戶全方位服務、配網搶修、智慧保供電等一批高級應用的開發。這一平臺的建成不僅提升了海南電網的智能化水平,更為海南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海南電網正在全力服務清潔能源發展,已累計完成集中式光伏33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23萬千瓦的并網服務,并完成7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的配套送出工程前期工作。海南電網預計,到2035年,海南省將累計建成7座500千伏數字變電站,電網架構將從“口”字型逐步升級為“日”字型環島500千伏架構,全面建成新型電力系統示范省。屆時,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和電量比重都將超過95%,海南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綠色發展的典范。
五、結語:綠色發展的新篇章正在續寫
在碧海藍天間,海南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綠色發展的新篇章。從海上風電到光伏發電,從核電發展到智能電網建設,海南在清潔能源轉型的道路上不斷邁出新的步伐。這些努力不僅為海南的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中國的清潔能源轉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展望未來,海南將繼續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扎實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島2.0版,全面謀劃打造“低碳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海南將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技術和實踐的窗口,為全球綠色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